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水泥厂崛起:我能看见忠诚度 > 第654章 273亿资金要转移,汇沣银行天要塌了!

第654章 273亿资金要转移,汇沣银行天要塌了!(3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东瀛大物 苏铭渊天焱 摺纸小鸟的诱惑 ( 崩铁BL 银枝x波提欧 ) 繁/简 善鸢鹿鸣(1v1,伪骨科,高H) 城楼之下(1v1,HE,追妻) 官徒,摊牌后我青云直上! 撩醒植物人老公后,我团灭了户口本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医途官路,从退婚拜金女平步青云! 瑾瑶编年

心里都非常清楚。

原本,汇沣银行仅剩下870亿港元左右的资金规模,这下子直接要缩水近三分之一,资金规模将跌至不足600亿港元。

作为汇沣银行高层,他们都知道,别看汇沣银行还有大几百亿的资金规模,可这里面的资金,有投资的,有放贷出去的,有作为银行日常运营准备金的,还有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项目的资金沉淀。

真正能随时调配、应对突发资金外流的流动资金,其实远没有账面上的数字那么充裕。

如今一下子要流失273亿港元,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可以说,一旦将这笔高达两百多亿港元的资金都转出,汇沣银行真正的流动资金,就真的所剩无几了。

到时候,汇沣银行日常的运营周转都会出现巨大问题,许多短期贷款的发放、日常业务的结算、员工的薪资支付等都将面临资金缺口。

到那个时候,随便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更别提还有非常可能发生的挤兑潮了。

一旦挤兑潮出现,他们汇沣银行便会如同当年的恒声银行那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最终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在香江金融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惨痛的一笔。

甚至可能就此被市场淘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商业案例中反面教材的典型。

大家已经想象得到后果的严重性了。

他们或许有那些英资财团的撑腰,可如今很多资金都在外面,比如那些投资、那些放贷,都不是一时片刻能够收得回来的。

“沈弼先生,咱们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啊!”包约翰急得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双手撑着腰,“得赶紧想个办法,把那些要转移的资金留住,哪怕留下一部分也好。”

沈弼眉头紧锁,此刻已经难以保持镇定了:“现在客户去意已决,想要留住他们谈何容易,不过,我们还是要试一试。

约翰先生,你负责联系这些客户,尤其是那些和咱们银行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看看能不能通过谈判,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比如提高存款利率、减免部分手续费等,争取让他们改变主意。”

包约翰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办,不过沈先生,就算能留住一部分,可还有那么多资金要转移出去,咱们的资金链还是会有很大问题啊。”

“各位不要太慌,哪怕到了绝境,我们依然还有海丰银行,实在不行,我们向海丰银行申请资金援助,暂时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有高层提议道。

“想要海丰银行提供帮助?海丰银行董事会第一个就不答应,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也不可能允许,这个想法想想就好了。”然而,马上有人便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1978年,他们与美国海洋密兰银行达成协议,以3.41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改行51%的股权。

在入主海洋密兰银行之后,汇沣银行便将这家银行改了个名字,改成海丰银行。

如今的海丰银行,是美国第十三大银行,总资产实际上高达255亿美元,兑换成港元,大概和巅峰时期的汇沣银行差不多。

别看资产很高,可实际上,海丰银行却是连年亏损。

甚至在汇沣银行入主之后,都不得不多次对海丰银行注资,可以说,收购这家美国银行对汇沣银行而言,短期内,就是一个累赘!

这也是他们为何仅仅以3.41亿美元的价格便可以入主了,因为原股东顶不住了。

要是不连年亏损,他们想要收购,所付出的代价根本不会这么小。

一家连年亏损的银行,自然会成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对其资金流向和业务操作有着极为严格的审查,特别是这种资金流入海外的情况,审批流程繁琐且成功率极低。

汇沣银行若想从海丰银行抽调资金到香江来应对此次危机,不仅要面对海丰银行董事会的重重阻力,还得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湖心有个小岛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遥雪有期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村欲乱 穿越七零做外贸 绛玉珠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 回档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