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不起,不像他们体格健壮,膀大腰圆。”
“他们都嫌弃小人是个累赘,从来不会带小人出山打劫,更是每天见面就嘲讽小人是个废物,所以小人到现在这个年纪,却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青年越说越生气,将自己从出生以来受到的委屈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没想到在这样的小山村里,居然还有这种异类,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在说假话,而且在诉说自己多年被同村同龄人欺负时,是声泪俱下。
杨小龙听着与正事毫无关系的牢骚,居然满心欢喜,等他唠叨完,将他拉到另一处柴火垛后面,解开他身上的绳子。
青年人先向杨小龙道谢,开始活动被捆绑后有些发麻的手臂。
又说道:“军爷放心,小人一定为您指认出那些人参与过打劫,还会帮您写出周围其他村中参与打劫的人名单。”
“听你这话,是上过学读过书喽。”杨小龙在一旁随口询问道。
“回军爷话,小人的母亲当年是温州士绅家的小姐,后来被山贼伪装成倭寇,下山打劫中见母亲长相漂亮便掠回山中。”
“他们把家母玩腻了,用五两银子卖给了我现在的父亲续弦,后来才生下了小人。所以我从小跟母亲学过识字,也会写简单的八股文。”
青年一边揉着臂膀,一边用无比憎恨的语气回道。
“你叫什么名字?”杨小龙和颜悦色地询问道。
“回军爷您的话,小人父亲死后,便改随母亲姓余,家中排行老二。”青年人恭敬的行一礼,动作颇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
“余二啊!”我那名亲兵是怎么到你们这小山村的?”
杨小龙像是在与余二闲聊,没有一点审问的架势。
“回军爷!这件事小人很清楚,这个村子里青壮年每年都会与周围村子的人约好一起出山去沿海打劫。”
“后来朝廷派团练来剿匪,这个村里有四十一人逃入深山中,妄图等朝廷兵马撤走后再回来。”
余二用手指着身上方向,“在那深山中还有周围其他村镇逃进去的青壮年,大约有五、六百人之多。”
“小人前几日听说,他们答应接应景宁县的山贼前来,给大小云山中的山贼运粮通过团练的封锁。”
“今天,天还未亮,那些躲入山里的人都回到村里。说是要趁着大雾去接应景宁县来的山贼运输队。”
“他们派出十几人趁着大雾出去汇合景宁县山贼运输队,其余的就在本村等着。”
“不过,去接应的村民回来说,景玉县山贼运输队已经被团练们发现了,正在遭受团练的火器围攻。”
“他们还在半道遇见一名受伤骑马报信的团练士兵,不过那名团练士兵抵抗后发现无法突围,就拔刀自杀了。”
“他们为了不暴露,就把那名士兵尸体带了回来。说让村里人有空帮忙掩埋掉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