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璁咂咂嘴讽刺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白玉娘听到身后评价心生不满,淡淡回应一首唐诗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张璁反被白玉娘用唐诗借古讽今,意思是说大明以前国库丰盈,百姓户户富足,军队能征善战,朝廷官员清廉节俭,皇帝英明神武。
现在大明官员贪腐横行,朝廷军队软弱无力。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各地起义不断。
朝堂高官每天只喊口号,却无人不避犯颜之诛以直谏,不惜以死殉社稷。
在邪佞当道、万马齐暗之际,更无人发出警言,恪守传统士大夫的道德原则,替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撑死一片天。
那些大官不都是每天却在朝堂上做些蝇营狗苟的事,还好意思在这里说别人。
张璁没想到杨府一名门子都有才学,被对方用诗词反向讽刺,一时间脸色微红,心中无词反驳,也无力反驳。
咳嗽一声缓解尴尬道:“姑娘年纪轻轻就有此等才学可不多见,姑娘应该不是杨府中普通的侍女吧。”
白玉娘没好气道:“张钦差误解了,奴婢就是一名普通侍女,负责接待来府的宾客。”
“像我这样的侍女府中还有十人,她们的才学不在奴婢之下。”
张璁想起传闻,杨小龙搜集犯官家未出阁的小姐入府为奴,她应该就是其中之一,怪不得礼仪得体,言谈举止得当。
白玉娘引领张璁来到小竹林,与负责伺候朱国治的苏文交接后退下。
见张璁走来,苏文蹲身行礼道:“张钦差请随我来,朱总督正在书房内等您。”
书房内,朱国治起身相迎道:“张钦差亲自前来拜访,老夫有病在身未能远迎,有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张璁回礼道:“朱总督身体有样,张某还来打搅您休息,要说道失礼也是张某有失在先。”
朱国治伸手请道:“张钦差请入坐。”
接着又对门外侍女道:“苏云给张钦差看茶。”
张璁开门见山道:“朱总督,长江上的事您应该有所耳闻,今日前来是想请您出山,尽快平定崇明岛上的倭寇,恢复南北运河交通。”
“您知道冬季将至,九边城塞上的数十万边军将士都等着江南米粮和银饷。”
“若不能在年前按时送达军营中,鞑靼南下蔻关,恐边军军心不稳,引发更大的祸事啊!”
朱国治咳嗽几声道:“张钦差的担心,朱某感同身受啊。”
“不过朱某年纪大了,身体还未全愈,多走几步路都累的虚汗淋漓,恐怕难当此重任。”说完还假咳几声装装样子。
苏文端着托盘为二人看茶后退下,张璁拿起茶碗一言不发。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