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坎城电影节是电影大师们登上顶峰的见证,那么柏林电影节就是年轻电影人们破茧化蝶的温房。
第五十九届柏林电影节於中部时间五號晚开幕。
开幕式的这一天有些冷,气温在零度以下,现场还有小雪,稀稀拉拉堆积在红毯边缘,让郑钱分外佩服那些穿著露肩礼裙的女星们。
只不过与他想像中明星云集,大腕匯聚的场景不同,开幕式上他能认出的明星面孔寥寥无几,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导演等幕后工作人员。以至於他一度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这里是不是什么柏林电影节的分会场。
“——我们没走错地方。”
当年轻导演小声表达自己的困惑后,栗娜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红毯上百分之九十的明星都是德国本土的,你不认识很正常。卫报去年就嘲笑,说柏林红毯成了德国人自娱自乐的舞台秀,甚至比不上滚石开场的气派……蒂尔达差不多就是今年红毯的顶流了。”
郑钱闻言,一脸愕然。
他知道『古一法师』是位大佬,但让她担当柏林红毯的明星,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就像把菠萝放到披萨上。
“——星光暗淡一直是柏林的標誌,这里的红毯也相对最短。”
夏安在一旁补充著,简单解释了一下:“你应该能感觉到,这个季节太冷了,对明星们很不友好……当然,更重要的因素是行程衝突。因为柏林之后就是奥斯卡。今年的奥斯卡比往年还早差不多一个星期,如果一个明星2月5號到15號呆在柏林,那么即便能赶上22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典礼前的各种酒会与公关了……”
“柏林就没想著改一下时间”郑钱忍不住好奇。
“我记得二十多年前,柏林电影节就是在六月举行,但那个时间又跟坎城有衝突。”夏安仿佛一个真正的欧洲人那样耸了耸肩:“——柏林不想吃坎城的残羹冷炙,所以选择了一个最早的时间段……甘蔗没有两头甜。”
郑钱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
“这样啊,”他若有所思的看著远处此起彼伏的闪光灯,若有所思:“——那我们要不要也蹭一蹭红毯”
与欧洲另外两大电影节或者国內的红毯相比,柏林的红毯要『亲民』的多,除了导演或者明星外,其他电影人——包括製片、摄影、甚至美术等等幕后工作人员——都可以一起上红毯的。郑钱现在醒悟过来了,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弥补红毯星光不足的『另闢蹊径』。
原先他想著红毯上星光熠熠,没必要上去自討苦吃。但既然发现红毯上都是些『小卡拉米』,那《沉默》剧组也完全可以上去蹭一蹭。
未尝不是一次免费的曝光机会。
当然,可以走红毯是一回事。
上去以后有没有人拍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管在哪个红毯都是一样。
小糊咖们偷偷摸摸踩线,努力给自己的摄影师提供好的视角,时不时还会被带牌子的人提醒走快点,不要挡道,野生的三方镜头几乎不会对准她们。
大明星们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她们只需要走到主办方特意清理出的区域,悠閒的摆好pose,顺便跟熟悉的记者打声招呼,闪光灯们就会一直追逐著、笼罩在她们身上。
“——没必要。”
栗娜掏出自己的笔记本,指点道:“红毯顺序一般遵循电影节日程的优先级,主竞赛单元影片、开幕片、评审团成员、终身奖得住等这些大咖们优先亮相,其他单元按活动顺序后续排位……我们属於短片单元,大概要跟全景、论坛单元之类的影片共同参加集体亮相。到时候乌泱泱一片人,根本没人认得你是谁。
更糟糕的是,今年华语片来的少,所以国內媒体也很少,大概只有十来个人……他们现在还都挤在《梅兰芳》《白银帝国》的旁边,根本无暇顾及我们的。”
“那我们今天来干嘛”郑钱左看看,右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