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三身镇北夺天命,一语诛心戏魔君
就在李易的三道心中神沉入地脉的剎那,整座蓟州城的地面猛然一颤!
那浑厚的地脉之中,儒道神手持文气所凝之长剑,剑身篆刻“仁义礼智信”五字,剑锋上缠绕著那道玄之又玄的“儒家之道”!此道本就是李易领悟於师徒传道图,直指至圣先师孔子师徒所传的天地至理!乃是当今天下诸多学问的总纲与源头!
蛋一一剑锋刺入地脉深处,那儒家之道与文气汹涌如潮水,一下便將隱匿於地脉中的文脉引动显化,而后落入其中,顿时如滚油泼雪,令那文脉泛起阵阵涟漪,只是那涟漪之中却浑浊污秽,有诸多沉!
“这北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士子儒生读书治学所沉淀的文脉,如今竟已被魔气浸染,变得浑浊不堪。若是放任不管,任凭衍化,未来几百年中,这北疆文脉衰退,最直观的影响科举难出大才,学问之道亦將衰微!”
李易见得此景,当即明了缘由,隨即也不停留,令儒道神以“当世圣贤”之位格镇住文脉,藉助《安禄山传》中的阴蚀龙局术打开文脉缺口,將承载著自身文道的儒家之道烙印刺入其中!
轰一一文脉沸腾!
那落阳文脉曾因季易一篇《原道》而共鸣,奠定他如今的文道位格,如今这北疆文脉亦被引动,更是驾轻就熟,转眼就抓住核心脉络,將自身的文气与之杂榛相合!
跟著,那浑浊文脉中涟漪如浪,有《原道》一文的千百文字在其中沉浮,扫清部分沉,追溯先贤古文,开闢新篇契机,虽未將这文脉彻底净化,却已藉此与李易文气相连!
与此同时。
一阵震动传来!
却是山河神双臂一展,周身浮现两重神光一一为山神之厚重,一为河神之绵长!
李易的这道心中神,其核心本就承载了两尊神灵的权柄,乃是神道熔铸而得之精华,此刻他心念一动,那山神权柄投射出来,同样藉助自《安禄山传》中所得的“阴蚀龙肩术”,强行嵌入地脉!
喀喀地脉深处传来裂帛之声,紧隨其后的,是无数繁杂扭曲、变化不定的片段,
其中所蕴含著的,是北疆一地的许多高山虚影、大地残相,支离破碎、东鳞西爪!
但其中却又蕴含著一股沱、丰沛之伟力!
广大地之权柄!
这权柄,往往为神灵统辖,深藏於大地深处,与地脉相合,但如今里面充斥著魔气!
那魔气如同血液,贯穿內外,强行驾驭了地脉之权!
但现在,这北地之中,范阳军辖境內的大地权柄,有许多碎片跌落,被山河神透射出来的神道权柄所收拢,等於李易硬生生从那北地地脉权柄中撕下来一块!
从此,这片土地亦与李易休戚相关!
顿时,李易的本体气势暴涨,渊淳岳峙!
不仅如此。
在那地底更深处,幽冥神如鬼似魅,散发出诡之意,双手结印,身后体內一点寒光飞出,在身后扩张变化,最后化作一扇幽冥之门,轰然洞开!
此门通往莫名幽深之处,本就不是凡俗之物,雾时间就爆发出一股吸扯共鸣之力,將那厚土深处的许多幽魂愿念给引动出来。
这些並非是死去之人的幽魂,而是生人的认知之念,类似於香火,寄託著活人对死亡的某种看法。盖因这北地百姓自古信奉“魂归厚土”之说,所以才会在这厚土深处营造出这么一片幽魂之念来,
若是无人干涉,日日积累,日后也有可能从中诞生出一尊执掌幽冥权柄的阳间冥神,只可惜民心多变,北地信仰变迁频繁,如今更被魔气侵染了部分民心,
加上生活动盪,以至於这些幽冥愿念並不充沛,但依旧代表著很大一部分北地民心。
於是,幽冥神以幽冥之门为引,竟是撬动了地底沉淀的冥土愿念,將这万民之念牵引过来,聚拢在身!
民心即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