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辟万象而契真源,导千湍以会中流
儒道神落入泥丸宫的剎那,李易灵台骤明,洛阳文脉如江河倒灌。
他心有所感,將眼一闭,將手一挥,上官婉儿所赠三卷玉简悬浮而起,无字玉面上字字显现,飞起后化作青紫文气,与沸腾的文枢之气交织成网,竟是滋生出一根笔来。
这笔被儒道神抬手拿住,凌空挥毫,顺势一扫,竟將那千年文脉在李易的泥丸宫中化作九曲黄河!
哗哗哗滚滚黄河东逝水,浪激盪之间,似有春秋战车沉浮。
李易似在那文脉长河中窥见了乘坐牛车周游列国的孔子,瞧见了对酒当歌,
姿態各异的七十二弟子,听得了孟子驳斥杨朱的雄辩之声。
他心有明悟,又见得浪底暗流卷著汉代《公羊》之影,有魏普时王弼所注之《易》
河水湍急,漩涡涌现!
李易凝神其中,见那漩涡中显现贞观盛景,《五经正义》、《经典释文》、
《汉书注》、《三礼疏》、《文选注》依次显露倒影一条长河,千年文脉,一本本典籍的虚影、投影在其中沉浮,显露出厚重、
博大之意境,但当李易真的投神其上,却又察觉到在这长河的边缘,九曲奔涌之处,却又立著一个个不可名状的身影,们口吐低语,化作胡经,在侵蚀长河,
侵染河水,侵犯河境!
舆情人心,摇摇欲坠,真假对错,顛倒是非!
“这是,象徵之意思。华夏文脉为域外之说侵蚀的象徵!”
心中一动,李易已然明了,动念之间,墨跡未乾的千五百字经在泥丸宫中出现,大放光辉,照耀文脉长河!
顿时,那长河之中无数大儒讲学之声传出。显出马融絳帐传道统,定住长河流向;见得范縝《神灭》化利,斩断因果蛛丝;彰显张说修撰《开元礼》重整礼仪,加固堤坝!
喻一声鸣,玉刀竟在泥丸宫中显化,至圣先师身形再显,刪订《诗》《书》
的刀笔破空而出,將妄图侵蚀文脉的胡教经卷尽数绞碎,將那河边身影逼退!
眾影一退,儒道神像是摆脱了,一下跃入河中,双臂展开,將那河中的一个个倒影摘取出来,合著文气,炼作三十六枚甲骨字符。
每枚字符坠落,都震得这泥丸宫中的文脉长河震动,连带著外面的洛阳亦有种种异样,文气涌动,文脉长河竟倒悬於天上,如七色长虹,蔚为壮观,引得各方之人惊嘆。
“这是文脉显化—
菏泽寺中,闭关几日的神会僧抬头一看,就明白了缘由,笑道:“能以一己之力,而令千年文脉显化,甚至演绎出重树儒道之气象,果然是天资卓绝,贫僧並未看走眼,只是他却不是禪宗一道的传承所在,还需另觅他人。”念头至此,
这法师忽然神色微变,转头朝洛阳东边看去,“哦竟是因此出关了,莫非是他发现了什么”
那白马寺中,静室之內,三老僧陡然一震,睁开眼晴,而后三人身形虚化,
匯聚为一,凝结为一名僧人,身著深赭色木袈裟,左肩搭偏衫,鬚髮斑白,面容清,眉间有竖纹,他眼神迷离,脸上的表情在喜怒哀之间快速转变。
这僧人起身推门了,走出静至。
那寺中僧人本在观望天上的璀璨长河,见得这僧人出关,纷纷躬身行礼,口称“义敬戒持”。
那义敬僧並未回应,而是走到寺庙庭院之中,抬头看著天上的文脉长河,眉头紧锁,迷离的目光有了几分焦点,似要恢復。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从旁传来:“义敬师弟,你此时出关,也是因这洛阳文脉的变迁”
说话之人,亦是僧人,披赤紫色五衣袈裟,以二十五条布片缝製,每条缀金线界道,其面如满月,双目微垂,正迈著方正走来,衣袂飘动间有沉檀香气。
“原来是鉴真师兄。”那义敬僧的目光终於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