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旧友临楼谈君九,新朋登阁论李郎
“补宴”李易闻言,面露不解之色。
薛环娘就道:“道姑,你之前就是为这位郎君要的请帖”
“不错。”先天真人点了点头,“不过,他不知晓这些,是因潜心修炼,不喜理会这些繁琐之事。”
说罢,她先催促车马前行,並对薛环娘道:“这外面的人不过是暂时迷惑,时间一长,醒悟过来,將此处之事宣扬,很快就会有人猜到你的行踪根本无从逃遁,还有刚才两人——“”
薛环娘就道:”“我本就不是脱逃,而是要藉此机会,寻得公正之人,揭破事情原委!令父亲收回成命,让张家不再妄想!”
“公正之人”先天真人眯起眼晴,问道:“如此说来,此次宴席,有能压著薛家、张家低头的人给你撑腰”
薛环娘迟疑了一下,才道:“那人不许我往外说,否则就不会相助。”
“说与不说,是你自己的事,但那人既有这等本事,却將事情放到广异楼的宴席上曝光,定有谋划,到时你为人利用,莫要再来寻贫道。”说完这一句,先天真人不管薛环娘的犹豫、纠结,又对李易说看:“广异楼中的宴席本就是补的,没有那么多讲究,按著规矩,薛环娘更不会去往此处,而是要在拜堂之后就入住夫家。”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寻常百姓家婚嫁迎娶,尚且要在自家搭青庐,
这薛家嫁女,虽说那夫家的家世稍差,但也不是平凡人家,又岂能没有这些讲究所以这迎亲的队伍、障车、坐鞍、传席、青庐、拜堂等习俗,那是一个不少都要有,都在那新郎家中。”
李易当即若有所思:“那广异楼中的是”
先天真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太宗皇帝在时曾说过,“新官之辈、丰財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姻,多纳货贿”然后制定《氏族志》,要约束贵胄、大族与官吏结亲时的耗费,连收受贺礼都有规定,本意是要打压大族,包括后来高宗的禁婚令,当今皇帝亦有举措,凡此种种,皆无多大用处,但毕竟是皇帝,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今日嫁女儿的薛和沾,其父薛崇简,其祖—”
她顿了顿,才继续道:“其祖乃是薛绍,其曾祖薛,个个都是外戚,
与宗室关係亲密,更要注意影响。”
说著,她看了薛环娘一眼。
李易明白过来:“如此说来,那薛家与薛家女的夫家,都会依照上倡,
不大摆宴席,不铺张浪费,不收受贵重之物,但同时又在广异楼中大摆宴席,宴请贵客”他同样看向薛环娘。
“孺子可教也!这宴席与婚宴不是一回事,宴席上收受之物、往来之人,自然也算不到婚宴之上!”先天真人笑著点头,“你当记住,这些本是约定成俗的规矩,日后不可过於追究,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不过,如此做派,其实粗糙,你可有什么法子,能优雅一些须知,这等事该讲究一个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优雅的收受贿赂吗”李易闻言大奇,心道没事研究这个作甚但左右车上无事,便也思量起来。
好一会,他在薛环娘好奇目光的注视下,道:“我这名下產业中,有一座茶庄,若日后权柄在手,便让人將茶庄中的茶叶价格,都翻上百倍,自可安然享用进贡。”
先天真人笑道:“如此茶叶,寻常人不会问津,要拜访你的人会付出重金。只是此法也不新颖,而且太看痕跡,不如寻一块山石,宣称乃是上古三代时圣皇坐过的地方,到时自然有“识货”,之人过来向你求购,甚至还能坐地起价,引人竞购,再让人润笔传扬,化作美名佳话,真正顛倒黑白,才是上策。”
“原来如此,受教,受教。”李易听到这,才知自己浅薄,表示受教,
接著就问道:“那薛娘子那夫家—-为何说是个死人却说不是冥婚,莫非也是寻个由头,让人来贺,但要的不是財货,而是眾人之念,从而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