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李郎意犹善,苏女心不纯
听著李易此言,李阳冰沉思片刻,道:“所谓两垫,並非是固定哪两家,而是由每年的品评所得,整个洛阳,连同城外庄园,乃至几县,分属於学宫的垫学足有三十七所,每年都会从中评出两家出来,称为南北或东西两熟,其塾中的左右山长,便可入集贤书院,博览一层楼阁中的群书,以增长见闻。”
李易乾脆问道:1“这是要让我顶替那四位山长中的哪一位,还是说—..”
“还是我来说吧。”顏闕疑接过话来,“如今的南北两垫,乃是北边的长风塾和洛阳城外的守拙垫,其山长皆是德高望重的宿儒,都是身体康健、
也无病症。”
李易马上就明白了,点头道:“那就是让我入一家私垫,以此为根据,
爭夺两垫的名额这名额要有变动了”
“不错。”顏闕疑也不绕圈子,当即承认,““如今就有个塾学尚有山长的空缺,由你来顶替,那是最好不过的。至於名额变动,其实本无定式,有时三年、四年都无变化,有时一年能变得三五次,关键是有无人去挑战,又或者先前的两垫山长是否有变化,恰巧,最近就有人要挑战两垫,老夫想看,你既有心书院,正好也参与进来,一旦成功,省去诸多弯路,岂不美哉”
李易眉头一皱,想起屋外院中的苏玉衣,问道:“这个有空缺的山长,
可是与那位苏小娘子有关,又或者她就是那挑战之人”
顏闕疑抚掌笑道:“果然,这字写得好、策写得通透,世间之事就没有能难得住你李去疾的!不过,苏家那丫头並非挑战者,而是正巧与一家名塾有关。”
“顏老不用给我戴高帽,我就算是字写得还行,碰巧写了一篇过得去的兵策,可这和教书育人可不是一回事,让我去做山长,怕是要误人子弟!这也就罢了,若是教学教得一塌糊涂,又去哪里爭夺两塾名额”
顿了顿,他眯起眼睛,意味深长的道:“又或者是您老人家要给我走个后门,暗箱操作”
李阳冰这时道:“品官子弟、书家传人、读书种子,十四岁后便会入州县学或者中央的官学,在十四岁之前,往往求於族学、名学与私学,学宫魔下的许多私学,往往就根植於此。除了十四岁之前的品官门第子弟,还有一些是年岁稍大,未能进入州县学的求学者,要教授这两种人,其实不算多难,也不求他们能理解什么经典、文集,只要能图图诵背足够了。”
李易闻言,沉思不语。
顏闕疑轻咳一声,道:“这种事如何能徇私自是要看你的本事,否则其他人也不服气。只不过,这两塾的名额虽也看塾中学生的本事,但更多的还是要看山长、师长的能耐,只要你能压得住几位宿儒,便可脱颖而出,到时我等评判时只需秉公,便可让你如愿!”
“这怕是更难!”李易一摊手,“先不说那些儒家经典、经学文章的书卷如何难寻,就说我於儒学、经学,乃至玄学上的造诣,那都十分浅薄,如何和治学了一辈子的宿儒相比”
“还有时间。”顏闕疑显然早有准备,,“此番那挑战之人乃是家学渊源,接手了其父的垫学,尚需熟悉和梳理,想来最少也得等个半个月、一个月的,在这期间,吾等放开自家藏书,任你观看,以去疾你的资质,定能有所成就!”
“半个月一个月”李易眉头一皱,“两位是否对我太有信心,而且何必这般焦急,等那人得手之后,我再寻个机会挑战,不也一样可为“
顏闕疑就道:“自然可以不急於一时,只是你那兵策送上去之后,引起了不小反响,老夫担心你在洛阳待不了多久,自然想著能快就快。另外,虽说一年可以变动多次,但学宫制定这套规矩,不是为了鼓励挑战,而是让不入司衙体制的为学之人,也能有机会阅览经典,因此才与官家博弈,得了这四个名额。一次挑战过后,名额既定,怎么也得稳定两三个月的事件,让几位山长有时间读书为学,岂能总是疲於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