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渡人渡己从心起,知古知今自在身
张志远说著,已是上手来夺,只是担心纸张脆弱,怕一个不小心撕碎,
因此动作不大。
顏闕疑一听,不由尷尬,他於书法之道亦有研究,加上家中就有一弟,
也是擅长书法,自是能识得好字,更知就是书法名家,有时也要心有所感,
意达笔先,才能落笔有神。
他一眼就看出,李易方才落地,身上气息变化,似有感悟,知道珍贵,
才会忍不住出手,这时被小辈一说,清醒几分,笑了笑,道:“老夫见字欣喜,想要拿回去鑑赏两日,若碰上舍弟,还能让他也瞧瞧,不过你说的也对,此字本是为了指点你,当由你先看。”说著,恋恋不捨的將那幅字交了出去。
张志远赶忙接过来,然后又向著李易行了一礼,然后抱著字帖,找了个角落,展开观览,喃喃低语,渐渐不闻外物。
“你失算了!
青舟之上,王清溪看著园中气象,话语中的惊奇之意越来越浓:“咱们这位九公子,不仅书法技艺了得,而且还精通儒家之说呢!你瞧他引经据典、举重若轻的样子,可真是不一般。”
这次,刘神隱没有反驳,只是低语道:“儒家之说博大精深,能治国平天下,只是以书法写几个字,其实看不出真实深浅。”
“你就嘴硬吧。”王清溪的態度有了细微变化,越发关注起院中的局势,隨即见著李易走向了年轻道人。
李宏达的表情已有变化,態度有所收敛,看著李易的目光中带上了忌惮之色。
他一见李易走来,勉强撑起笑容,道:“君之书法,居然已是紫品,確实是几近通神,据小道所知,当世曾在此园中得紫品者,不超过六人,如今,李君乃是第七人!”
“无需这般客气,也不用如此著心、拘谨,”李易见他模样,摇了摇头,“正因你只是表面洒脱,其实心有掛碍,所以你的字才会受於约束,被礼法框柱,为权威所摄,此次过来,恐怕也不是本意,而是被人下令,不敢拒之,所以你的人,和你的字,都缺少自主,缺少自我,缺少一股独属於自己的“气』。”
李宏达表情一僵,似要反驳,但一开口,却未能出言。
李易见之,只是摇头,將这道人的字帖铺开,拿起笔来,口中道:“陶弘景的书我恰巧最近也看过,毕竟是道教大家,上清祖师之一,只要看道经,就绕不开他。陶道长学究天人,將《老子》之道与《中庸》之道,本原之道与修身之道,天之道与人之道各自结合,有天也有人!以人法天!”
话音落下,李易落笔纸上,將李宏达所写的“道者浑然,是生元恶”复写了一遍!
这几个字龙飞凤舞、大气沱,细看之下,又有遒劲鬱勃之意,刚柔並济!
顿时,縈绕在字轴周围的匐氬猛然坠落,缠绕在李易身上,而后那字里行间,红尘显现,有一种出尘却文入世的奇妙意境。
此间眾人,立刻心念沉稳,竟各有感悟!
“你乃修道人,写的字强求縹緲出尘、不沾人气,仿佛要用笔书写天地,但天地亘古长存,与你有何关联唯有以人之心观天地之广阔,纳万物之意入身,修持道行,这天地於人才有意义!所谓审道之本,洞道之根,真性化形,乃为真人!”
“审道之本,洞道之根,真性化形,乃为真人!”
听到这一句,李宏达竟似雷霆落心,过往的许多迷惑瞬间解开,一时思绪万千,竟是立在当场,不言不语。
“原来如此,所以陶祖说『人体自然,与道、气合,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修道谓教』,老师之前也曾提过,但不如李去疾借我的字来讲通透—..”
正当旁边的李曇柔心有担忧,要出言询问时,却见李宏达拿著字轴,朝李易那几行字看去几眼,忽然浑身一抖,身上传出“啪”一声,而后有许多杂念、外邪,化作魔头之相,从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