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让你查,你便去查。”
“两局中,问清楚是谁负责给秋水阁送定例,顺着这条线,很容易查出哪里出了纰漏。”
“内宫六局那么多人,经手的又是给后宫各处的定例,天长日久,难保有些人不会生出贪念,尤其是像张采女这种犯了错,受皇上惩处的嫔妃,克扣定例的事情屡见不鲜。”
经皇太后这么一说,良昭仪心里像吃了个定心丸。
“我原也是这般想的,既然姑母也如此说,那我就放心去做了。”
皇太后见她脸上露出轻快的笑意,心里说不出是欣慰还是担忧。
良昭仪对她没有隐瞒,事事都来征得她同意以后再做,将她这个做姑母的话放在心上。
但反过来想,良昭仪这样做,也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出了事控制不了局面,所以才要事先问过她,这样即便出了事,也有她帮忙善后。
还是缺少了些魄力,难成大事。
皇太后暗自叹息。
“你也别遇到点事就慌,此事并不是坏事,你可以借此事在尚功局和尚服局树立威严,让她们畏惧你,将来才能更便于你行事。”
良昭仪恭敬地听着,“多谢姑母提点,娴雅明白了。”
“没别的事,你就回吧。”皇太后摆手。
“是,娴雅告退。”
良昭仪走后,皇太后揉着太阳穴,闭着眼睛,面露疲惫,“哀家这身子骨真是越来越不济了。”
锦瑟见状,到边上为她按着肩。
“太后娘娘这些日子帮昭仪娘娘操心宫务,的确劳神。”
“好不容易给她争取到协理两局事务,哀家能不操心帮她么。”
自从让良昭仪接手了宫务,皇太后就觉得跟她从前管理后宫时没什么两样,她自然不排斥这种感觉,只是精力大不如前。
过了片刻,有宫女进来报:“太后娘娘,孙宝林求见。”
皇太后眼睛都不睁,“就说哀家乏了,让她回吧。”
“是。”宫女小心翼翼地退下去。
锦瑟边为她按着肩膀,边问:“太后娘娘不想见宝林?”
“哀家清楚她的心思,与其来哀家面前卖乖,不如想想怎么讨皇上欢心,早日为孙氏一族诞下皇子。”
提到子嗣一事,皇太后忍不住皱眉。
“一个两个三个,都不让哀家省心,日后如何成为孙家的依仗?”
锦瑟的双手移到她两侧太阳穴上,轻轻按揉。
“太后娘娘为了孙家也是操碎了心。”
“这都是哀家的命,”皇太后发出一声长叹,“若是哀家的儿子还在,哀家也不必如此费心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