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干将严密监视义忠郡王。
秦顺也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义忠郡王能够摆脱自己的控制,驾驶船只去金陵。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是赶紧跪下,不停的认错磕头。
贾瑞没有管跪下的两个人,他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既然义忠郡王反了,那么就不用管他了,尽快让太上皇入土为安吧。”
贾瑞站起来就往外走,不过快走到殿门口的时候停下来说道:“三天之后就是黄道吉日,我亲自护送太上皇的陵寝入皇陵。”
说完之后,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义忠郡王为什么能够摆脱情报司的控制呢?
要说起来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原来,甄殿伦虽然表面是江宁织造的头,其实暗地里是原先太上皇安插在江南的眼线,手底下也有一股不大不小的情报势力。
这一次甄殿轮造反,自觉得自己这一边群龙无首,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便想找一个旗帜性的人物。
最后一找,才发现皇亲国戚大部分都是在京城,就是有一些在京外的也都是在皇城附近,至于他们江南几乎是一个没有。
最后他才想到了义忠郡王。
更加凑巧的是,他手下的情报机构,有一伙人也混到了义忠郡王的府里。
他们本来的任务是辅助情报司监视义忠郡王,形成一明一暗两条线。
结果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在一次巧妙的安排之后,在义忠郡王的官船到达长江口时,这伙人突然发难,控制了整条船,然后劫持着船直奔金陵城。
这就是一切的经过。
当然了,这一切虽然巧妙,但是并没有逃过金陵节度使的耳目。
毕竟那么大一条官船在金陵码头靠岸,作为金陵附近最大势力的金陵节度使,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不过金陵节度使没有接到贾瑞的命令,也不知道朝廷上的安排,所以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写了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往京城。
结果这一边他的奏折刚刚走,另外一边,甄殿伦就派人来了。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想要让金陵节度使弃暗投明,投靠甄殿伦和义忠郡王。
以前甄殿伦之所以没有接触金陵节度使,那是因为人家金陵节度使官位和他一样大,甚至在权势上比他还要大,自然不可能屈尊降贵到他的手底下。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甄殿伦这一边有了新的旗帜性人物义忠郡王。
这样一来,金陵节度使即使是投靠过来,也是义忠郡王手下的人,和甄殿伦还是平起平坐。
金陵节度使自然是不会鸟这伙人。
这些人手底下就是一万多的老弱病残,就这点人还想造反,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因此,金陵节度使当下就把人赶了出去。
甄殿伦在接到回报之后,非常的焦虑。
金陵节度使虽然是内陆的统兵将领,但是手底下也有两三万的人。
而且,自从贾瑞掌权之后,对于各地的将领进行了严加约束,因此金陵节度使手下的士兵这段时间也训练的比较勤,战斗力比以前有了大幅的提高。
在自己的金陵城旁边就驻扎着这支部队,让甄殿伦寝食难安。
可惜,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能再指望金陵节度使投靠了,于是只能是发狠在金陵城以及附近的乡村开始抓壮丁。
甄殿伦不缺钱也不缺粮食,在威逼利诱之下,好不容易又拉起了两万多人,让金陵城的防守厚度又加了一层。
现在甄殿伦是在等,等各地的将领接到他的檄文,然后群起响应,然后他才敢起兵北伐。
否则的话就凭他这几万老弱病残,还想北伐?能守住金陵城就是烧高香了。
而贾瑞这一边,一没有动作是因为贾瑞不想在太上皇入土之前大动干戈,这对不起太上皇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