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她每一次行动都极为谨慎。
每次去之前,她都会精心乔装。
有时是满脸麻子的邋遢村妇,有时是畏畏缩缩的半大小子。
衣服、鞋帽、甚至走路的姿态、说话的口音都会随之改变。
她利用空间,完美地隐藏和取用各种伪装道具。
她不再局限于早上,而是不定时地出现在那条后巷。
每次停留时间都不长,卖的东西量也不大,有时是几斤糖,有时是几块肥皂,有时甚至只是几个鸡蛋。
她像个最普通的、偶尔来换点零花钱的乡下人,尽量不引起任何多余的注意。
但她的眼睛和耳朵可灵敏着呢!
她默默地记下了,那条巷子不同时段的人流变化。
记下了几个疑似“望风者”的面孔和习惯,也基本确定了那个穿黑褂子的男人。
别人叫他“老黑”,确实是这条巷子里最有实力的买家。
几次看似无意地从老黑附近经过,她隐约听到些零碎的交易对话。
想要直接和老黑搭上线并不容易。
他身边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眼神警惕的同伴,而且他本人极其谨慎,交易对象似乎都是熟面孔。
姜九梨没有贸然上前。
她需要一个契机。
一个能让老黑主动注意到她,并且值得他冒险与一个生面孔交易的契机。
这个机会,随着姜清瑶空间里第一批药材的成熟,终于来了。
这天晚上,姜清瑶兴奋地找到姜九梨。
声音都激动得发颤:“成了!人参和灵芝都能收了!量不少,看着品相也好!”
姜九梨心里一跳,面上却保持平静:“有多少?”
“黑土地就那么大,但长得密实,我粗略算了算,晾干处理完,起码得有一百多斤!”姜清瑶眼睛放光,“还有之前兑的奶粉和麦乳精,这次一起拿走吧!”
一百多斤药材!这可不是小数目!
尤其是品相好的野生人参和灵芝,在黑市绝对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
姜九梨知道,时机到了。
这批货,就是她敲开老黑那扇门的敲门砖。
她再次精心伪装,这次扮成了一个神色憔悴、愁眉苦脸的中年农妇。
背着一個沉得几乎要把腰压弯的巨大背篓,里面是分装好的药材和那点奶粉麦乳精。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巷口徘徊,而是径直朝着老黑所在的角落走去。
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