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结论后,青年也不免有些蔫了。
一旁,赵敏知道的情报不多,并不清楚青年在可惜什么,只是确认了一件事,并想着进一步确认一下:“这么说,苏木他没事了?”
“二夫人放心。”青年又瞬间振奋起来,一副狗腿模样:“二老爷已经度过了最难的关口,可以说破茧成蝶,现如今和三僧互通有无,虽然有些亏,可也能反过来从三僧身上汲取养分,以最大程度地充实底蕴......玛德!老和尚,你们敢不敢再抠门一点?!”
青年一开始还说的好好地,可看到了后面,见到三僧枯槁的模样,再联想三僧在此地枯坐三十余年,又刚刚拼上底蕴,跟二老爷大战一场,现在哪来的养分可以反馈回来?!
“施主还请稍安勿躁,此时之情景,虽然有些超出老衲与苏大人的预想,可也并未完全超出。”
方证笑了笑,佛门有八相成道的说法,即,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
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
而在成道之前,释迦牟尼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
这才有了后面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克服种种魔障,最终成佛的事迹。
三僧自诩不能与佛祖相比,却也想走一走佛祖走过的路,便在后山枯坐三十余年,以求为降魔作准备。
当然,降魔一事,或许只有黄面僧知晓。
然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肉体凡胎的三僧,枯坐后,形体枯槁,缺乏补给都是必然会存在的问题。
而在二重身原本的预想当中,苏木无从补给,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逼入绝境,那时固然能确保证性命垂危,可三僧未有消耗,其中二僧又魔念未除,风险着实太大,且就算侥幸这三僧心存慈悲,不下杀手,苏木也同样存在后继无力的问题。
因此才有了二重身与方证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