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笵心说好机会,急忙率兵追击,岂料正中了蒙古人的计谋。
原来蒙古人是诈败,他们都是骑兵,机动性强,将赵笵的军队引入提前设好的埋伏圈,随后从四面八方发起冲锋。
赵笵的军队四面受敌,瞬间就被蒙古骑兵冲溃了,随后就被蒙古骑兵追着砍,一溃千里,伤亡过半。
赵笵深知蒙古人的套路,别看如今襄阳城外只有一两千个蒙古骑兵,但他们极有可能是蒙古人的诱饵。
故意来惹自己上钩,如果自己率领襄阳守军冲出城去打他们,肯定就中计了。
赵笵估计蒙古人的大部队肯定埋伏在野外的某处,等自己率领襄阳城的守军出城追击蒙古人,恰恰落入他们的圈套,被他们包围。
蒙古人都是骑兵,擅长野战,自己的大部队被蒙古人勾引出城,在野外肯定会被歼灭。然后襄阳没有了守军,蒙古人轻而易举就能打下襄阳。
自己才不干那个傻事呢,如今襄阳坚壁清野,只要自己守住城池,蒙古人就束手无策。任凭他们如何派小股部队在城外勾引,自己就不出去,气死他们。
事实上赵笵的想法没错,真实历史中的蒙古骑兵确实很喜欢利用骑兵机动性进行诱敌深入战术。
比如蒙古第一次西征时期的喀尔喀河战役(1223年5月),哲别与速不台率领不足3万蒙军,在欧洲面对斡罗斯的10万大军。
蒙军见敌军太过强大,正面战斗占不到便宜。于是诈败逃跑至有利地点——喀尔喀河畔。将斡罗斯的大军引诱至埋伏圈内。
待敌军进入埋伏圈后,蒙古骑兵遂发起突击,包围敌军,从四面八方冲击敌人,一举击溃斡罗斯大军。
此役中70位斡罗斯贵族阵亡,6个斡罗斯王公被处死,斡罗斯损失数万人,蒙古人伤亡微不足道。
赵笵的想法没错,但他永远都不可能料到,城外面根本不是蒙军,而是杨家军假扮的。
“蒙古人奸诈狡猾,他们的营寨并不固定,今日扎在西面,明日又扎在东面。不过蒙古人每天都会派一支千人队在襄阳周边袭扰,天使明日可出城找到蒙古人的千人队,他们自会带你去大营。”
赵笵回答朝廷使臣道。心说我哪里知道蒙古人的营地在哪,议和又不关我事,你明天自己出城找吧,我只要守好襄阳城就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