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一百五十一人,考卷都已在此。”
“将官们来源各异,奴婢将他们按照来源军镇,分为了十一份,其中九边各镇有十份,京营一份。
“每一份答卷中,奴婢将各镇的情况大致总结成了册子,附于其上。”
“另外,按照陛下之前的说法,一些对比后明显有问题的,都贴了绿条来做标记。”
“做得不错。”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
和四大天王有五个一样。
九边其实有十五个……
只是其中有五个是陕西军镇,路途遥远,估计还要十来天才能赶到,是故目前才只有十镇精锐到此。
他的目光在几迭案卷上逡巡片刻,最终,拿起了最左侧那堆,属于辽东镇的答卷册子。
封皮上,是徐应元清秀的字迹——《辽东镇贪腐情弊总结》。
是的,这次考试,或者说这次“摸底”,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贪腐”!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看不到问题在哪里,又谈何解决问题?
前世,他深度参与过一个世界百强公司的改革项目。
总部外派,空降地方,面对盘根错节、水泼不进的关系网,如何破局?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地破局!
将所有人分隔开来,各自填写,单独谈话,将“囚徒困境”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会说什么,为了自保,也为了邀功,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吐露真情。
将这些材料汇总起来,情况即便不能说百分之百真实,也已是十之八九了。
封建帝王,耳目闭塞是常态。
但解决的办法,又何曾缺过?
只是自古以来,多数帝王养于深宫妇人之手,少于历事,天生便是尊贵荣宠,这才只会倚重厂卫这种非常规的手段来打破信息壁垒。
而他朱由检却不同。
他有太多手段来操弄这些古代人了。
论贪腐……这大明1627还能有后世精巧?
朱由检坐直了身体,将册子轻轻展开。
来吧,让朕看看,这发下去的军费,到了军卒手里,到底是七成、五成,还是一成!
……
册子是徐应元总结过,内容精要,朱由检很快便看完了。
他的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