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左手写字,都露出不屑的神色。林夏却不怯场,左手握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写下 “墨刃同辉” 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画间仿佛有剑风流动,引得众人惊叹。
“好字!” 一位白发老者抚掌赞叹,“这字既有书法的韵味,又有武学的气势,实属难得。不知小友是否还会武艺?”
林夏看向凌啸风,凌啸风点了点头。他拿起短剑,走到场地中央,表演起凌啸风教他的剑式。剑光闪烁,招式连贯,每一个动作都与他写字时的笔法相呼应,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表演结束后,白发老者走上前,对苏文清和凌啸风说:“苏掌柜,林教头,这孩子文武双全,若好好培养,将来必成大器。我是国子监的李教授,若苏小友愿意,明年可去京城参加童子试,我愿为他举荐。”
苏文清和凌啸风都十分高兴,林夏却有些犹豫。他喜欢书法,也喜欢剑术,可科举之路意味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四书五经上,或许会荒废剑术。凌啸风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文武本就不冲突,科举可以让你有更大的平台,施展你的才华,也能让更多人知道‘文武相济’的道理。”
林夏想了想,点了点头。他知道,无论走哪条路,左手的毛笔和右手的剑,都不会离开他。交流会结束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林夏身上,他左手握着毛笔,右手提着短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转眼间,一年过去,林夏已十三岁。他按照李教授的举荐,准备前往京城参加童子试。出发前,苏文清为他收拾行囊,除了衣物和书籍,还特意装了一方上好的端砚和几支狼毫笔。“到了京城,要好好读书,也要坚持练字,莫忘了初心。” 苏文清叮嘱道,眼中满是不舍。
凌啸风则将那把陪伴他多年的长剑送给了林夏:“这把剑叫‘墨影’,剑身刻有云纹,削铁如泥。你带着它,一来可以防身,二来也能时刻记得‘笔剑同源’的道理。” 林夏接过 “墨影”,剑身冰凉,却让他感到无比安心。
林夏独自踏上前往京城的路。一路之上,他见识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景象,也遇到了不少人和事。这天,他走到一个名为 “黑石岭” 的地方,天色已晚,便想找家客栈歇息。可刚走进一家名为 “悦来客栈” 的小店,就觉得气氛不对 —— 店里的客人寥寥无几,个个神色警惕,掌柜的也总是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
林夏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个小菜,正准备吃饭,就见几个穿着黑衣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大汉,他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林夏腰间的 “墨影” 上。“小子,你这把剑不错,借哥哥们看看?” 大汉说着,就伸手去拔林夏的剑。
林夏本能地握住剑柄,侧身避开。“这是我的剑,概不外借。” 他冷冷地说。大汉见林夏不肯,顿时怒了:“敬酒不吃吃罚酒!兄弟们,给我上,把他的剑抢过来!”
几个黑衣人一拥而上,林夏不敢大意,拔出 “墨影”,摆出 “墨点江山” 的起手式。黑衣人挥舞着刀棍,向林夏袭来,林夏沉着应对,左手虽然没握笔,却仿佛在空气中书写,每一次挥剑,都像是在宣纸上落下一笔,精准地避开敌人的攻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