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昂首挺胸,大步走到殿中,对着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草民林夏,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月瑶微微打量了林夏一番,见他虽衣着简陋,却气质不凡,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奇。“林国师,你可知朕为何召你进京?” 萧月瑶开口问道。
林夏不卑不亢地答道:“草民猜想,定是因草民所写的《云漠关》组诗。草民自知诗中言辞大胆,冒犯了朝廷威严,今日特来请罪。”
萧月瑶微微皱眉,说道:“你这诗,在京城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堂之上也争论不休。有人说你是在造谣生事,诋毁朝廷,也有人说你是在为民请命,针砭时弊。你且说说,为何要写这样的诗?”
林夏深吸一口气,挺直脊梁,慷慨激昂地说道:“女帝陛下,草民虽生于偏远之地,却心怀天下。云漠关乃我朝边防要地,可草民亲眼所见,那里戍边将士生活艰苦,缺衣少食,防御工事破败不堪。战争来临之时,他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铁骑,无数将士战死沙场,百姓流离失所。草民痛心疾首,故而以诗为剑,希望能引起朝廷重视,改善云漠关的边防状况,让将士们能安心戍边,百姓们能安居乐业。草民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假,愿以性命担保。”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部分大臣面露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布衣竟有如此胆识,敢在皇帝面前直言边防弊病。而那些原本主张严惩林夏的大臣,此刻也不禁陷入沉思。
萧月瑶听了林夏的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转头看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林国师所言,你们可曾知晓?”
陈将军出列,神色有些尴尬,说道:“陛下,云漠关地处偏远,消息传递不便,臣等虽知晓边防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知晓竟如此严重。”
萧月瑶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身为朝廷大臣,肩负着保家卫国、治理天下的重任,却对边防之事如此疏忽,实在令朕失望。如今林夏以一首诗,让朕知晓了云漠关的真实情况,你们可有何话说?”
众大臣纷纷低头,不敢言语。这时,宰相李大人出列,说道:“陛下息怒。林夏所言,虽让我等震惊,但也为我等敲响了警钟。如今之计,应即刻着手整顿云漠关边防,加强防御,改善将士待遇。至于林夏,他虽言辞过激,但一心为国,且诗才出众,臣建议陛下给予他一个机会,让他参与到边防整顿之事中来,或许能发挥他的才能。”
萧月瑶沉思片刻,点头说道:“李爱卿所言有理。林夏,朕念你一片赤诚之心,且诗中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便饶你此次冒犯之罪。今朕命你为云漠关边防参事,协助陈将军整顿边防,你可愿意?”
林夏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谢恩:“草民谢陛下不杀之恩,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定当竭尽全力整顿云漠关边防。”
朝堂之上,众人见皇帝如此处置,皆暗暗佩服皇帝的英明决断。一场因诗而起的风波,似乎就此平息,而林夏也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将带着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踏上云漠关,开启一段改变边防命运的征程。
林夏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收拾行囊,跟随陈将军一同奔赴云漠关。一路疾驰,他们终于抵达了这座令林夏牵肠挂肚的边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