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都在低声的议论。
顾元、秦雨霖、夏小月等人,也同样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惠明住持眉头微微一皱,说道:“施主这话是何意?还请明示。”
李凡淡淡一笑,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修行之人的心灵,如果像一座明亮的台镜,的确需要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才不会让它惹上尘埃。但如果修行之人的心灵空无一物,并没有所谓的台镜,又哪里需要掸拂擦试,又怎会惹上尘埃?菩提莫问出处,智慧在于顿悟。”
此话一出,刚刚还有些嗡嗡之声的现场,逐渐变得安静,所有人都在脑海里思考着李凡的这一番话。
心如台镜,需要不断的掸拂擦试,但如果心灵空无一物,又哪里还需要擦拭?
游客们在思考,顾元、秦雨霖、夏小月等人在思考,惠明住持以及一直不曾离开的成见大和尚,更是在思考。
李凡的这一番话,让他们领悟到了更多。
惠明住持思索一阵之后,恭敬的说道:“施主这一番话似乎还并未说完,禅意似现非现,老僧愚钝,还请施主进一步明示。”
李凡听后没再说话,而是提笔开始在纸上写字。
李凡再一次动笔,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画画,而是改为了写字。
那么,这一次会写些什么字?所有人都非常的好奇,又有一些疑惑,全都伸长着脖子往纸上瞧。
只是可惜因为角度的关系,看得并不真切,看不清上面写的是什么?
惠明住持本来想挪动脚步,站到李凡身边去看个真切,但刚一挪动脚步,又停了下来。
不多时,李凡停止了书写,放下笔,向着惠明住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惠明住持请!”
惠明住持诵了一句佛号,说了一句“多谢施主”,然后移步上前,向李凡刚刚所写的纸上看去,一边看一边吟诵出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刚一吟诵完,惠明住持整个人突然窒住,现场所有人在听了之后,也同样窒住了。
所有人都听得出,这同样是一偈,而且还是针对于“身是菩提树”一偈而写。
其中所蕴含的禅意,游客们可能无法完全领悟,但大致却是能够领悟。
比之“身是菩提树”一偈,这一偈的境界无疑要更加高上许多。
你说身是菩提树,我却认为菩提是个觉道,并本没有树。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了物,而有所执着。
你说心如明镜台,我却认为根本没有个台。
既然已经没有了“台”,那么心灵上就会空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