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共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炎帝的种种发明,每一样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些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有的读者们,看到炎帝这一样样伟大的发明,无不心神激荡,对于炎帝有着无限的感激和崇敬!
读者们能够在炎帝的身上,清晰的看到其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炎帝的这些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华夏后裔们,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不断抗争,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
另外,炎帝在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上也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也正因为如此,炎帝所统领的农耕部落文明程度较高,在不断的发展中日益繁荣昌盛。
看完了炎帝的故事,所有的读者均是大呼过瘾,他们越是了解炎帝,果然越是感觉到了炎帝的伟大。
而在炎帝之后,另外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黄帝,终于登场了。
所有的人又一阵新的兴奋和激动,炎帝的故事让他们连连惊叹。
那么,黄帝又会有那些故事?对人类的发展,又做出了哪些贡献?
所有人的心中,全都充满了期待。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据传,黄帝生下来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岁,已经无所不通,岁的时候,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成为了有熊氏的首领。
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然后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炎帝开创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的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黄帝的部落也同样发展到了,非常壮大的程度,而且似乎还正在不断的扩张。
所有的读者们心思一动,心想着难道要开始,炎黄二帝之间的大战了?
却不曾想,作者李凡接下来突然笔锋一转,跳出了几个大字:《仓颉造字》。
所有人全都是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这尼玛原来是故事中还有故事。
当然,也可以说这些故事,本来就属于《炎黄大战》,是《炎黄大战》的前奏。
看样子,在炎黄二帝开始大战之前,还会有一系列的前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