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华侨读者(求月票)
几人围在院子里面坐下来。
冯小刚看著李有思就两眼冒光,冯大裤子喜欢抱大腿,这並不是啥丟人现眼的事情,对於他一个没背景的人,想要在北平混下去,只能到处跑。
不然就是有著非凡的才能,比如李有思。
“李老厉害,二十出头获奖,文坛有哪个年轻人能做到这一点喷晴喷,真的不得了,未来少说也是个小鲁迅了。”
冯小刚大嘴噠噠噠拍著马屁,一群人也习惯了。
刘振云脑子一转:“哎呀。少说又能拿个茅盾吧,今年就评奖了!”
“別说,真有可能。”
“好了好了,再说得上天了,吃饭吃饭,聊其他事情。”桌上除了饺子,还有几盘凉菜。
梁左问道:
“我妈上次说过你,她说你有才,让我跟你学学呢!下午有时间没赏脸一起看个剧”
“跟个大男人看什么话剧啊你要是真有时间,爷给你介绍一个”
梁左吐槽了一句:“俗气,王朔,你能不能別这么俗,我跟人家聊的是艺术。”
李有思比较感兴趣,连忙问道:“啥子剧”
“《小井胡同》
一该剧由李龙云编剧,刁光覃导演,于是之、林连昆、韩善续等北京人艺资深演员主演,於1985年2月首演后连演112场,引发强烈反响,成为当年人艺的標誌性作品。
一举成名的新作品。
“这剧的票,你是哪里来的抢都抢不到”刘振云问道。
心中则是吐槽:跟你混这么久了,看戏不请我。请一个外人
“英达给的。”梁左回道。
英达北大的,比起来梁左要小一年纪,虽然这人现在没在人艺工作,但是他对於话剧一直有一种执著,一直在原创话剧,过两年应该是他第一部话剧问世。
王朔疑惑道:“这小子这么阔气”
梁左摇摇头:“哪里是阔气,上次给他改剧本,给我的报酬,不然他那稀烂的剧本,谁喜欢看”
“去不李老”梁左看向了李有思。
“去,有话剧白,不看白不看。”
吃了一碗饺子。
几人坐在院子里面聊天。
最后散了,梁左带著李有思和王朔跑去看话剧了,两位小弟留在院子,各自散了——
梁左骑著二八大槓一扭一扭的,速度十分的慢,刺头就在后面跟著,李有思並排著和他聊天。
“陈建功你见过没”梁左问道。
要说北大那黄金三年的领军人物,只能是陈建功了,不仅年龄是最大的,能力也是最厉害的,在毕业之后凭藉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直接进入了中国作协。
“见过,上次笔会的时候,他和李拓带队的。”
“喷喷,不得了,现在您都和陈建功是一层次的人了,老陈写了十多年呢。”
王朔回了句:“陈建功写得短篇不错呀!就是没见过长篇小说。”
.....
首都剧场是老式的苏式建筑,也带有欧式建筑元素,整体呈土褐色,顶上有4个红色大字“首都剧场”,显得格外庄重和典雅。
三人带著票。直接进入了剧场里面。
“《小井胡同》写得挺好,就是也有点伤痕文学的味道。”梁左说道。
说著说著,这巨大的幕布打开了,话剧开演。
《小並胡同》这个话剧故事很简单。
小井胡同里住著电车工人刘家祥和妻子刘嫂、面铺掌柜老石夫妇、袜子铺小业主许六和他从良的妓女妻子、被国民d拉去当伙夫的陈九龄、旧警察吴七、卖假药的混混儿小环子等普通百姓。
隨著世道即將改变,他们的生活也拉开了新的序幕。
五十年代,小媳妇儿从乡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