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指导寻根文学
李拓家。
“来了,小李!”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朋友,作家韩少功,这位是钟阿城,你可能没听过,他是位画家。”李拓站起身来,主动给李有思引荐几人。
“这是陈丹青,也是画家。”
韩少功、钟阿诚都是国內知名的寻根文学一派的作家,这四个人一直以来都走的比较近,有著互相吹捧的嫌疑。
韩少功和阿诚长得有点像,微胖带著眼镜。但阿诚有个平头。
陈丹青不愧是个艺术家,人家穿的就比较有艺术气息,光头、一件黑衬衫,身体修长。一一这样其实有原因,陈丹青和阿诚两人似乎都比较有佛缘。
“他和你们说过的一一寻根文学创始人。”
韩少功比较热情:“你好,李同志。”
“先坐下吃饭。”
李有思坐下来,在场的大多都是三十多岁的老大哥。李有思比较年轻,陈丹青说话就特有股大哥味道,喝了两口酒就开始有点想吹牛逼了。
后世很多人说陈丹青油腻。说话確实老带著一股教育味道。
阿诚比较沉默寡言,一看就是老实人家孩子,毕竟阿诚本来就是低调性子,当年写下三王出名之后,之后很少再出作品。沉得住气。
韩少功跟个老实人一样哈哈哈。
剩下一个李拓就是调和剂,这插一句、哪里插一句,难怪人家能成为文坛“交际”呢。
就这样几人边吃边聊,也渐渐熟络起来,
吃完饭,在李拓院子里面休息,韩少功递过来一本稿子:
“李同志,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个中篇,也算是寻根文学的作品,麻烦你瞅”
“那我得拜读拜读。”
李有思拿起来韩少功的文章,名字是《爸爸爸》。这篇小说是韩少功最经典的中篇小说作品。
也是后世比较熟知的寻根文学。
鸡头寨因长期与世隔绝,保留著原始、落后的生存方式和宗族规矩。村民们在贫困、內斗和对外部世界的恐惧中挣扎,多次因资源爭夺、迷信仪式陷入混乱。
丙崽作为一个“符號化”的存在,始终被村民围观、利用甚至崇拜一一他的只言片语被解读为神諭,他的存在成为寨中荒诞秩序的缩影。
小说以荒诞的笔法浓缩了传统文化中落后、僵化的根性,对民族文化的瘤疾进行了尖锐批判,
引发对“文化寻根”本质的深刻反思。
寻根並非歌颂传统,而是直面其病態基因。李有思的寻根算是前者,他这个就是后者。
当然韩少功的作品並不全是批判,还有其他作品,表达了根属性当中的坚韧和智慧。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写得很好了,我完全没有修改的意见。”
陈丹青回了句:“老韩,说你写得好了,你不相信,非要准备这么久,还要找人商量,你是不是准备写个超过《落叶归根》的大作出来”
“不至於,人家开山祖师没发话呢。”
阿诚淡淡回了句:“其实早没改的地方了,我们都看不出来什么。”
“听说阿诚你也搞了一个短篇,拿出来看看”李拓问道。
阿诚直接拿了出来:“后面的没写完,麻烦了。”
李有思一看,是《棋王》。
阿诚和韩少功都是寻根文学中心的作家。《棋王》作品更加是阿诚从普通人逆袭成为文坛顶流的扛鼎之作一一就算现在开拓者的名头被取走了,但是也挡不住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下乡知青热爱下棋的故事。
最后一场剧情是在农场举办运动会,设有象棋比赛,王一生因错过报名时间无法参赛,却在赛后主动挑战所有获奖棋手。
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车轮战”一一他一人对弈九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