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几人都在劝说他,李有思最后低著头说道:“今天写了个开头……”
王海连忙问道:“写的是这篇小说”
“差不多,就是这个故事,不过是完整的故事,我给你们讲的只是一个片段而已。”李有思一口气暴风吸入碗中剩下的麵条。
“这点还只是一个片段……”
王海似乎要见证一个军事长篇小说的诞生,他连忙说道:“好,既然你准备写了,我们文工团铁定是要全力支持你的!”
“啊”
……
正如王海所说。
第二天,一到上班的时间。
王海便站在门口,开始指导起来:“快点,快点,放在这里!!对对!”
他指挥著两个士兵,把一沓资料放在了李有思的办公桌前面,几乎是文工团关於抗战的大多数的记录了,除去一些无法公开的。
李有思刚刚走进来办公室。
就见到王海笑著说道:“李同志,这些是我们文工团的资料,你要是有需要就打开看看!”
李有思连连点头,有这些资料的话,他写出来什么军事小说好像都能够说得过去了。
反正身上披了一层文工团的皮,而且是文工团的文艺创作室的。
“谢谢王主任。”
“对了,忘了和你说了,这些我做了標记的是川渝的记录,这些是顛西的记录……”
他指著这一沓资料和李有思介绍起来:“不过,李同志,注意一点就是……”
还没等他说完,李有思就立马回道:“我知道,要做好保密工作!”
“对。有什么需要,你直接告诉我就行。”
王海觉得这个小说丝毫不比去年登上《十月》的那篇《高山下的环》差劲!而且李有思的实力也不弱,或许真能做到超越
等著王海离开,李有思便是坐到位置上面开始写了起来。
……
时光飞逝。
十二月二十號。
《北平文学》准时出炉。
这篇小说是一篇十万字中篇,占据了《北平文学》的大面篇幅,甚至於小说板块的全部。关键是一个没见过名字的作家。
所以第一时间,这篇小说並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和《北平文学》以往的销量並没有太大的差距。
鞍山话剧团。
海燕走到书店,隨便挑了一本杂誌书就离开了,看著名字是《北平文学》。
很快,她带著杂誌书就回去了宿舍。
路上,海燕一边走一边看著第一篇小说——《落叶归根》,不仅仅占据了十二期的最大面积的篇幅,还占据了最好的位置。
很快,她就看入迷了进去。
回到宿舍,也一直趴在桌上看著书。
突然,一个柳叶眉、丹凤眼的漂亮女孩走进了宿舍,她凑过来问道:“海燕,你在看啥呢”
海燕回头一看,笑著说道:“晓旭,这是《北平文学》的新小说,《落叶归根》!我感觉看起来真好玩。”
“你要不要看”
海燕看完之后,便把杂誌推向了陈晓旭的手里。
陈晓旭稍微扫过第一页:老王死了老赵要送他回家
送尸体回家这个故事太猎奇了吧
当然这只是她的第一感觉:“这会不会是恐怖故事”
“恐怖很温馨啊”
陈晓旭第一时间都感觉是不是自己看错了,第一页就开始写死人的小说很温馨吗
她最后还是听了海燕的推荐,一头便是扎入了这篇小说的故事当中去了。
——
六六年,二十五岁的青年小赵和小王,被下乡!
不过他们俩运气不好,分到了云南,当年的云南可不算是什么好地方!
十三年后,年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