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获奖
聚焦的这个结局,是相当黑暗而且也是相当屈的。
虽然说中间有事件曝光,给观眾带来了短暂的爽点,但结尾两个女主的自杀,一下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垮了,让整个剧情更加压抑。
没有告別,没有解释,只有两封遗书和一堆未曝光的证据一一这种无声的退场,比任何控诉都更令人室息。
换句话来说,这部电影自始至终就是一部非常屈的电影。
你明知道她们抗爭了,努力了,甚至掀起了一些波澜,但最终还是被吞没。这种无力感,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观眾仿佛也跟著一步步走入深渊,明明看到光,却始终摸不到出口。
但其实这部电影,安阳和车胜宰当时討论的就是用作双结局、双版本。这件事情並不少见,很多电影都搞这一招,一是为了审核,二是为了冲奖。
车胜宰早在剧本阶段就提过:“我们要做两个尾巴,一个给家,一个给世界。”
在韩国上映的版本,结尾並不是这样的。韩国上映的版本时长是120分钟,而国外的版本是140
分钟,整整多了20分钟。
这20分钟就是安阳用来修改、作为冲奖版本的。
他加了更多宗教与权力勾结的细节,增加了女主角背景故事中更黑暗的童年回忆,还有一段她与神父对峙却被反咬一口的戏一一那段戏里她几乎是赤裸地站在道德审判席上,无声流泪的画面成为许多影评人口中的“年度最痛镜头”。
哪个版本用在哪个市场,怎么宣传,怎么应对媒体------全都计划得明明白白。
“要艺术,要市场,两个结局是策略。”
这个东西既然buff已经叠了这么多,那就只能继续叠下去。
如果用原版结局,衝击力就会少很多,不利於获奖。而现在这个版本衝击力更强,其实也挺符合欧美这边的一些看法。
欧美国家就喜欢看亚洲国家的苦难敘事,越苦难越折磨,他们越开心,越利於获奖。
“我们越惨,他们越鼓掌。”
因为这样才能显得他们欧美这边的高贵。
“你们亚洲导演就是敢说真话,我们欧洲人就喜欢你们这种raw的力量。”
那不是讚美,而是一种文化俯视,
韩国的电影审查虽然说非常宽鬆,但讲道理,这种结局如果放在韩国作为原版的话,肯定是过不了的。
而且现在那位女士和韩国宗教的关係,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清不楚。电影中提到的一些情节,虽然隱去了具体名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指向哪个教派、哪个人物。
所以说必须得做一个稍微能让大家看得过去的结局。
国內版本的结局就是:女主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只是一部分),然后教会內部开始自查,提出一些毒瘤,算是给双方的一个交代。
最后一个镜头是女主角站在阳光下,表情复杂但坚定,画外音说:“这只是开始。”一一-
开放式却文不失希望的收尾。
这个结局第一符合审查,第二也不会让韩国人民太过於牴触。
要知道韩国人民是非常自大自傲的,在他们心中韩国就是世界第一。如果在外面宣传韩国的苦难,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背叛。
他们乐於接受“黑暗被照亮並被解决”的敘事,而不是“黑暗吞噬一切”的绝望。
虽然说双结局能让一部分人接受,还是会有很多韩国人不买帐,这一点安阳也知道。
在韩国人民得知海外版本的结局时,安阳的名声一定会备受打击。
但安阳觉得无所谓,名声已经够多了,少一点也没关係。他从出道就被捧也被骂,早习惯了。
更何况,那些因为双结局不喜欢他的人,本来也不会为他消费。
安阳现在將自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