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好家伙,都是宝贝啊!
(第三更,求订阅)
当李云龙和雷子枫走进军火库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军火库里的一门意大利炮。
只见军火库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用黑色的布匹遮盖着,看不到布匹下到底有啥,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些三八步枪和几门迫击炮,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这些都算是十分常见的武器,只有这门意大利炮吸引了李云龙的注意力。
李云龙上前,摸了摸这门意大利炮,开口道:“雷大当家,这是好东西啊,意大利炮。”
“虽然相比小鬼子和欧美其他国家的重炮而言,意大利炮落后了不少,但是对于我们而言,这门意大利炮是宝贝啊。”
意大利炮也就是f国1897型“四五零”
75火炮。
1897型75火炮是f国施奈德公司生产的一种口径75毫米的牵引式野炮,又称年研制成功,是世界上最早的弹性炮架火炮,其射、射击精度和机动性能,比刚性炮架结构的同口径火炮有明显提高,用于为野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此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性能最好的射炮之一,各国很快竞相仿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使用。
意大利炮的有效射程达到了8500,初达到529s,威力是绝对不小的。
雷子枫看了看这门意大利炮,道:“李团长好眼光啊,佩服佩服!”
炮楼是小鬼子在华战场上常常采用的堡垒建筑,一般采用两层的水泥砖木结构,实际上防护能力很差,大部分仅仅可以抗击普通枪弹的攻击,而用火炮则可以轻松攻克。
这样的防御,放在二战中任何一支中等强国的军队面前,就是送上门的菜。
但可惜的是,由于八路军的火炮极度匮乏,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因炮楼封锁而陷入被动。
当时,如果八路军哪个团有一门火炮,那就能在突破封锁中极大减少伤亡,成为八路军中的头等主力。
火炮是战争中必备的武器,二战中一次出动数千乃至上万门以上火炮的战役司空见惯。
然而在华战场上,不仅仅是在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整个抗日军队的火炮也缺少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由于火炮数量与小鬼子差距巨大导致战场火力处于绝对劣势,所以抗日军人在抗战战场上往往只能付出更多的流血和牺牲,以视死如归的勇敢迎着炮火冲锋或者在猛烈的炮火下坚守成了无数战斗中最常态的画面。
李云龙是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一门意大利炮的。
乎预料之意外。
看了看这门意大利炮,李云龙笑了笑开口道:“没办法,我们太缺炮了,这意大利炮都成了宝贝了,谁让我们自己造不了呢?”
实际上,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开始,在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精英的主导之下,国内大地上就逐渐建立起了一批炼钢厂、机械厂、化工厂甚至兵工厂……这些工厂企业和那批国人的聪明才智一起构成了生产火炮的基础。
其实,早在20世纪初,魔都的江南制造局炮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就已经能够生产同口径同技术水平的火炮了,15年仿制成功的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山炮,基本实现了零件全国产,累计生产了近500门。
甚至一些有远见的地方军阀主导的兵工厂也制造出更大口径更先进的火炮,如奉系军阀张大帅的sy兵工厂,生产过毫米重型榴弹炮,军阀阎老西的太源兵工厂,也生产过75毫米、88毫米山炮野炮。
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自己的火炮的。
尤其是当年受到小鬼子严重的军事威胁,按照正常的逻辑,当时应该举全国之力维持并增强这种能力0
然而,事实却是令人失望的。
实际上,到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之前,国内自产火炮的能力不是在提升,而是在萎缩甚至最终丧失,原因令人唏嘘。
民国时期由江南制造局展而来的魔都兵工厂,一直深受资金不足、管理落后、政0-0治干扰以及内部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