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数控机床的ck-pas 1.0 j方案正在开发,并获得了菊id工业数控引擎的授权,正在开发自主工控软件!”
听到橙科有成熟的机床对准方案,田中建一立刻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此行的核心目的。
为森晶机与德玛机合作研发的六轴数控机床,寻找顶尖的对准子系统。
他立刻提出两种合作模式:技术入股或单纯供应商。
周明哲汇报后,得到陈默指示:只做供应商,不技术入股。
对于田中建一随后看中的、性能卓越的yw-3.0“高速”微电机(扭矩密度35n/g,响应0.1s,能效92%)。
周明哲同样表示:只提供成品电机,单价100万美刀/套,不参与森晶机提议主轴驱动子系统开发。
主要是目前橙科除了个微电机,没有主轴驱动子系统所需的其他技术,而且团队的研发任务已经很多了。
ck-pas 1.0 d,duv对准子系统。
ck-pas 1.0 j,机床对准子系统。
这个两个系统都需要尽快搞出来,不然延期交货的罚金都够橙科喝一壶的了!
这个ck-pas 1.0 j机床对准子系统其实是橙科为京大机床准备的,不过森晶机看上了,也算是歪打正着,多赚一笔钱了。
至于会不会削弱国内五轴数控机床的竞争力.
额.说实话,人家第五代五轴数控机床都用上iot联网协作了.
相当于我们还在半自动,还需要人工编程作图的时候,人家已经联网下载方案,直接全自动了。
要不是北美的《瓦那森协议》对国内高精机床进口管控,我们的国内的高精机床很难有市场竞争力。
国内的高精制造,虽然有一些领域填补了空白,但还落后一到两代,还需要努力啊!
最终,森晶机以400万美刀的价格预订了一套实验室初代的ck-pas 1.0 j样品,带着对橙科技术实力的新认识,和一丝未能深度合作的遗憾离开。
森晶机和德玛机很有变革意识,相信阿斯唛这种全球合作的发展模式,是科技技术瓶颈突破一种好方式。
毕竟玩全产业链的北美、霓虹的半导体巨头,都失败了!
反而是阿斯唛这种60%零件,来自于全球领先技术的专精厂商,反而能保持技术优势,被市场认可!
从后世森晶机和德玛机联合效果来看,他们也最先开发出了六轴数控机床。
随着到达科技的瓶颈,现代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全球的技术领域的整合方案。
所以森晶机和德玛机,知道了橙科在精密制造的技术实力之后,是很想拉上橙科一起搞六轴数控机床的。
毕竟橙科有高精度陀螺仪、有高扭矩的高速微电机,开发出对准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波客户,“阿尔法科技”的杏儿坡经理林德名,其接待流程则非常简单,对方下单也干脆!
前台登记,普通市场主管接待,会议室标准ppt讲解,生产线外围远观。
没有高管作陪,没有宴会招待,甚至连工作餐都没安排。
然而,这位声称采购高精度陀螺仪用于“隧道监测”的林经理,却下单异常爽快。
对报价100万美刀的yt-3.0陀螺仪,他直接以50枚的大订单将单价压到80万美刀,总价4000万美刀,当场拍板付定金走流程。
顺利得让老江湖冯国富都觉得有些不真实,他立刻将疑虑汇报给大老板陈默。
很快,陈默的回电只有简短的指示:“按流程走,收定金,备货,付完尾款就交货!”
冯厂长放下电话,看着窗外,山城雾气缭绕,仿佛掩藏着无数未知的东西。
三波客户,三种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