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商业化判断:“等到3、5年后,无论成本还是市场,我们的氢基气态锂都将毫无优势可言!”
马士克也沉默地摸着下巴,显然对这个时间表极度不满,心中也生出了一些其他想法。
穆吉伊佳兹内心更是警铃大作,已经开始飞速思考如何向华尓街的股东们解释,并将失败的责任巧妙地引向陆知行教授团队“研发进度缓慢”。
最终,马士克做了决定。
“陆教授,带我们看看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最好成果吧,我们需要基于现实做出判断,要不要继续投入资金。”
陆知行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带领三位总裁来到最终的测试台前。
“这是我们最新一代,即第二代氢基气态锂电池。
通过借鉴远橙的of-蜂巢结构理念,我们成功将一代产品的能量密度从58wh/kg提升了15%!”
陆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难:“目前,二代产品的能量密度达到了…66.7wh/kg。”
这个数字一出,酷克和马士克几乎同时摇头。
66.7wh/kg
这个数值甚至连远橙第一代陈氏气态锂86wh/kg的水平都远远不及,更别提对方现在已经小规模量产的三代技术了。
酷克还抱着一丝希望,这是来自病中劳布斯的嘱托,非不得已,他不想和亵渎他艺术的那个技术野蛮人合作!
“成本呢陆教授,二代电池的成本,和远橙一代相比如何”
实验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陆知行沉默了片刻,报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我们目前的综合成本,大约是2320美刀每公斤,对方一代产品的成本,根据市场估算,大约在.320美刀每公斤!”
完了!
氢基气态锂的商业化路子,彻彻底底的完了。
远橙一代:能量密度86wh/kg,成本320美刀/kg。
他们的二代:能量密度66.7wh/kg,成本2320美刀/kg。
性能只有人家的77.5%,成本却是人家的7.25倍!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差距。
在极度市场化的北美,这种高价低效的产品,没有任何生存空间的。
资本是逐利的,不会为所谓的“国产情怀”买单。
酷克最先做出商业决断,他面无表情地开口:“平果无法继续支持这个项目了,抱歉!”他需要为股东负责。
马士克虽然对技术本身还有兴趣,想作为特斯啦未来的技术储备,但一想到自己内华哒超级电池工厂那还在ppt上,以及开辟新产线所需的巨大投入,他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特斯啦也退出后续投资!”
眼下,马士克更需要解决的是即将首批定产毛豆s的电池,从哪来的问题。
毕竟现在他规划的内华哒超级电池工厂,还在ppt上呢!
穆吉伊佳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他阿三的“天赋”立刻显现,马上转向陆知行,语气变得严厉而失望。
“陆教授!这太令人失望了!我们投入了如此巨大的资源,结果却.唉,你必须为这个结果负责!”
很明显,他开始熟练地甩锅了。
陆知行教授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辩解。
他确实拿出了成熟的技术方案,失败的原因无关技术本身,只因为大洋彼岸有一个开了挂的对手.陈氏聚合物气态锂。
这简直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现代科技版。
a124的最后一搏,宣告彻底失败。
华尓街的股东们震怒之余,也彻底看清穆吉伊佳兹及其带来的阿三管理层已将公司蛀空,立刻启动大规模裁员和破产保护程序,并开始积极接洽种万响集团商讨收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