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学理论的极限。
由于地球存在自转,每年会产生 0.0001°的等效漂移,极轴偏差约为10厘米。
居然真的有企业把这种理论上的极限做出来了,而且还是一家种企业!
测试大厅的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众人先前的轻蔑和好奇,转而被震惊、难以置信甚至是一丝恐惧所取代。
角落里那个笨重的“so-tech:ck icro otor”特种运输箱,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技术怪兽”。
最终的性能汇总环节。
阿斯唛的首席技术官亲自提问,语气带着震撼后的凝重。
“周先生,贵公司的系统性能令人印象深刻,能否解释一下,你们是如何突破现有材料、工艺和算法的极限,实现如此不可思议的精度和稳定性的”
他的目光扫过那个特种运输箱,暗示着对成本的疑虑。
原本阿斯唛的首席技术官,还有一点担心橙科带来的对准系统太差劲,丢了阿斯唛的脸面。
而现在.他实际担心的是.阿斯唛可能买不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明哲身上。
这位半路出家的工程师,此刻却展现出一种源自技术底气的沉静。
他挺直了一直习惯驼着的背,轻轻的呼了一口气,淡然的走到台前,目光扫过那些曾经倨傲的面孔,最终落在阿斯唛的技术官身上,用清晰而平实的英语回答。
“尊敬的各位,ck-pas 1.0系统的核心,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yt-3.0陀螺仪,它的精度,不是‘千分级’(0.001),也不是‘万分级’(0.0001).”
周明哲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吐出那个让全场心脏骤停的数字。
“是十万分级:0.00001°/h!”
“哗”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十万分级!
这几乎是他们认知中,现在商用精密陀螺仪不可企及的天板!
霍尼韦尔实验室里的下一代旗舰产品:hgx-9000。
这是北美战略级光纤陀螺仪,采用量子纠缠光子干涉技术,零偏稳定性达到0.0001°/h(100秒平滑),较传统fog提升2个数量级,满足深空探测、洲际导弹制导等极端场景需求。
但.这hgx-9000的“万分级”精度,直接被“十万分级”精度的yt-3.0秒杀了啊!
霍尼韦尔公司的代表,直接当场石化了,说好的种家没有高精度陀螺仪呢!
“十万分级”精度的陀螺仪都拿出来商用了,你们难道有更好的
此时的发国太雷兹代表,才是更懵逼的那个。
你们种人是肿么一回事啊
一边派人跟我们谈着引进tn-0.003三轴环形激光陀螺仪(精度:0.003°/h)的全套技术,一边又用0.00001°/h的陀螺仪来抢我们生意
周明哲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继续平静地阐述,仿佛在讲述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如何做到的答案在于材料、工艺与算法的深度协同创新。
我们重新定义了铜合金在超精密陀螺仪中的应用极限,通过独特的‘自清洁涂层’技术(铁氧体油溶漆)解决了其结构强度的历史瓶颈,使其完美的弹性、导电导热性和环境适应性得以发挥。
加工上,得益于我们种国内顶尖的超精密制造伙伴,实现了纳米级的加工精度控制。
最后,是我们独有的‘群体校准算法’,它如同系统的大脑,能实时感知、协同并修正来自四个陀螺仪单元的微小偏差,将整体性能推向极致。”
他最后指向那个备受瞩目的特种运输箱:“这个箱子,只是确保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在跨越半个地球后,依然能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