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处在燕山北麓和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土质以粉状黏土和砂砾土为主。
面对这种土质,在不碰到石头的情况下,我当时用手动探针,每分钟大概可以下一米三左右,再算上看土和接探杆的时间,平均下来,基本上就是一分钟一米。
现在就不一样了。
别说专业团伙,即便野路子,很多都是用液压或电动的机械探针,一分钟下三米轻轻松松,简直快的一批!
当然,干活快,进去的也快。
所以还是要安分守己,不能盗墓。
十分多分钟后,探针下了十二米,除前三米是活土,剩下九米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生土。
“没有,换点位!”
……
时间来到十二点一刻。
我在院子四周各自打了一个探点,没有任何发现,便招呼老李和朱大牙去下一户人家。
这一户更方便。
因为院子周围,靠墙堆放好了多捆成捆的苞米秸秆,把秸秆搬走就可以了。
“对,安哥,就这样,不用太快,保持匀速,不然探孔容易打斜。”
“嗯嗯,行!”
在我的指挥下,小安哥开始学习探针操作。
跟当初在青州的时候,长海叔教我一样,这玩意没难度,稍加熟悉就能掌握,小安哥力气又大,腰马又硬,速度很快就超过了我。
见他叼着烟,脸不红气不喘,我突发奇想,立即就问:“对了安哥,你处过对象不?”
“啥?处对象?”
他动作瞬间一停。
“嗯嗯!”
我连连点头,瞪星儿瞪星儿的看着他。
小安哥想了想,说没咋处过。
我一愣。
“不是?”
“处过就是处过,没处过就是没处过,啥叫没咋处过?”
“嗐~”
他笑了笑,手上动作不停,并说:“中学那会儿,倒是有过几个女同学给我写情书儿,可那会不是穷么?爆冰都吃不起,哪来钱搞对象啊?后来惹了事儿就开始跑路,蹬大轮的时候,团伙儿里倒也有个姑娘对我有意思,说实话我也挺待见她的,但当时吧,东北根本待不住,也就拉倒了,再往后就是川妹子,你知道的……”
我点点头,不自觉联想到了自己。
都是穷苦出身的孩子,情况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