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船夫点了点头,船夫就直接发动引擎驶离了码头。
船夫肯定知道我们干什么的,怕摔坏东西,故意将船开的很慢。
其间我问他是不是本地人,他说是。
我又问他那平时会在湖里捕鱼么,鱼大不大,他说不算大,四年的鱼大概能长个一尺长,但平时不捕鱼,因为达里湖捕鱼是传统的冬捕模式,冰下作业,一年就干一个月,平时都是禁渔期,只能垂钓,不能捕捞。
听他这么说,我渐渐纳过了闷儿。
不是老板奇葩,而是老板谨慎,他把我们约到这,很可能是要到湖中心,在船上交易,这样只要在码头安排好放风的,就是叔叔来了,我们也能提前撤离。
退一步讲,即便来不及撤离,东西往湖里一扔,我们最多算非法捕捞,交点罚款就搞定了。
不过。
我猜对了,又没全猜对。
交易的确是在湖面,但却并不是在船上。
距离湖心还有一里多地的时候,我渐渐看清,湖面上停泊着数条较大的快艇,在这些快艇中间,用木板搭建了一处平台,而平台上头,居然是一座毡包……
这还不算,当我们接近湖心的时候,我忽然发现,那些快艇居然是YZ船。
直到这时,我才彻底意识到:这是真正的有钱人。
对方搞这种排场,谨慎的因素或许有,但绝对太多,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个人喜好罢了。
随着快艇缓缓停下,毡包里陆续走出四个二十出头、穿旗袍的美女,而后又走出一个高个子男人。
这人看起来像四十多岁,不算太帅,但精神面貌很不一样。
说不太出来,总之有别于我此前见过的所有老板。
不等把头下船,他抱拳说道:“陈师傅,一别多年,风采依旧啊。”
把头略微点头,踏上平台还礼道:“你也一样。”
而后把头冲我招手,示意我东西不用管了,并介绍说:“这是我的关门弟子,沈平川,平川,这位是楚老板。”
我点点头高抱拳:“见过楚老板。”
对方很郑重的还礼,然后又亲切的过来跟我握了握手。
“来,陈师傅,小沈兄弟,里边坐。”
毡包很新,虽然是临时搭建,细节上却做的一丝不苟,火炉、羊皮地毯、彩绘木柜、弯刀马鞭……等等各种风情装饰一应俱全,和真正的蒙古毡包相比,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正北边没供奉大汗的画像,而是一幅药师佛卷轴。
待主宾落座,茶倒好,烟点上,把头和楚老板不咸不淡的聊了一会,我们的货陆续被搬进毡包。
看货就那样,没啥好说的。
凭把头的身份,人家看的也不是真假,仅仅是品相。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