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接着走,咱路过的怕啥?”
小安哥点点头,而后放慢车速,一点点经过了那几辆普桑。
只走出不远,就见有个叔叔和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正从一户人家里走出来,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一边往出送,一边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说:“同志,往家真妹有,我那天赶集去了,连杠都没照!”(没照杠就是没露面的意思)
小安哥我俩对视一眼,随即他一踩油门儿,快速驶进了村子。
而后短短几百米距离,我俩接连碰见了好几组人,那时候没有双人规定,基本都是一个叔叔搭配一个文保人员。
这是在挨家挨户做工作,征回文物。
当年这种事儿很难搞。
因为“征回”不同于“征收”,是无条件免费的。
虽说不上交犯法,但在这种倒斗成风的地区,大家都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极少有人会乖乖上交,甚至于,如果有某个人觉悟高,交了,那少说一年之内,这人都会是街坊邻居闲谈时,动不动就会提起的傻X。
哦不对,按这边的说法,应该叫“潮种”……
营子村不算大,也就是二三百户,从村头到村尾大概有个一公里,还有一百来米就出村的时候,我们经过了大队部。
好家伙!
院子车里更多,而且不局限于普桑,猎豹也有。
小安哥告诉我,开猎豹的一般针对性就比较强了,而且平常不怎么穿制服,比如XJ,或者是某某ZJ队之类的。
而后又走了半分钟,我俩遥遥望见,村外一处紧靠路边的位置,呜呜泱泱围着好多人。
很明显,那就是事发现场,大家都在看热闹。
小安哥我俩一合计,决定先出村,将车找个隐蔽的位置停好,然后溜达回来。
……
半小时后。
我俩晃晃悠悠来到了人群外围,然后……就又是半个小时。
刚才一走一过不觉得,现在到跟前才发现,他妈的,吃瓜群众超级多!
都别说往进挤,就连附近的树都特么上满了!
我大致看了一下,感觉至少得有七八百人,估计附近村子的村民肯定都来了。
哄——
正想着,前方似乎出了什么事,一下子变的喧闹起来!
紧接着,人群就开始快速往外挤!
直到几分钟后,六七个叔叔的包围下,护送着两个挂牌的人走了出来,那俩人怀里各抱了一个鞋盒大小、白色的塑料盒子。
虽然不知道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