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的目的是啥?
富国强兵,均贫富,抑兼并。王安石变法后来提出‘调一天下’,但是太泛了。
章越则就是伐党项。
通过伐党项来对内进行改制。如今从伐党项到细化至攻凉州,再对熙河路进行改制。
章越道:“陛下,纵观历朝历代,但凡中原王朝初起数十年,无不君明臣贤,力求对外扩张,然之后几十年当扩张达到顶点之后,君王大臣便开始守成,重用制度,求于缓和。”
“又经几十年便积弊丛生,对内寻求改革。但这改革自新,改得不好似如王莽一般,立即亡国亡天下,若改得好的,似本朝熙宁这般,也不过延十数年数十载国祚。”
章越之言格外大胆,听得群臣无不侧目。
官家心中既喜又忧,喜得是章越肯直言,直指国家当前积弊,忧得是真如对方所言,自己与王安石所为不过延续十几年几十年国祚,如何是好?
官家问道:“卿有何高策?”
章越心道,秦晋隋国祚太短不在此列,但汉唐宋明清何尝不是如此,甚至邻居辽国也是如此。
一开始都很能打,到处开疆扩土。等到了顶点后,战争损耗大于收益时,开始守成趋于缓和,在边疆大修堡垒。
再到后来内部弊端丛生,王莽,王安石,李隆基,张居正还有后来洋务运动,目的都是中兴。
但失败了不少,成功也不过多延续一些时日,其后无一不是衰败下去了。
为何没有打破循环呢?
问题就是在于关起门来搞。
关起门来,没有外部输入和输出前提下,就是零和博弈。无论怎么改,无非是多的拿一点给少的,少的多分一点,看似公平了,但每动一次刀子就会有损耗。
要走出去只有战争和贸易两种手段,这就是输入和输出。
要想自己人不斗来斗去,只有去抢别人的。组织初期通过不断的战争,不断地胜利扩充时,都是一派君明臣贤的景象。
一个县都能走出来古今前三前五的人物。
战争是最快反应和并动手解决组织问题的方式。
一直打下去,一直扩张下去,是暂时避免内部矛盾的。似历史上元朝就是这般,一旦扩张停止了,帝国立即完了而且完蛋得极快。
清朝则聪明多了用儒法二道延续国祚,在武力衰退下,仍是维持一段时间。
所以除了战争,长期稳定的唯有商业这手段了。
这和比武一般,你自己练可以自吹自擂是天下第一,但与人比试才知道高下。
站着就是赢家,躺下就是输家,一目了然的事。赢家说的话就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