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蜀将赵云,英勇无敌。云军若退,必有计也。
苏顒欣然言:淮若肯接应,颙当生擒赵云。遂引前部三千兵,奔入箕谷。
看看赶上蜀兵,见山坡后闪出红旗白字,上书“赵云”。
苏顒急收兵退走,行不到数里,一彪军撞出:为首大将,挺枪跃马,大喝言:颙识赵子龙否!
苏顒大惊问:如何这里又有赵云?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余军溃散。
云迤逦前进,背后又一军到,乃郭淮部将万政也,云见魏兵追急,乃勒马挺枪,立于路口,待来将交锋。
蜀兵已去三十余里,万政认得是赵云,不敢前进,云等得天色黄昏(天色等自然条件,最佳掩护!),方才拨回马缓缓而进。
郭淮兵到,万政言赵云英勇如旧,因此不敢近前。
淮传令教军急赶,政令数百骑壮士赶来,行至一大林,听得背后大喝一声言:赵子龙在此!
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余者皆越岭而去,万政勉强来敌,被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
云以枪指之言:云饶政性命回去!快教郭淮赶来!万政脱命而回。
云护送车仗人马,望汉中而去,沿途并无遗失。
曹真、郭淮复夺三郡,以为己功,司马懿分兵而进。
蜀兵尽回汉中去了,懿引一军复到西城,因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皆言诸葛亮止有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又无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别无埋伏。
武功山小民告言:关兴、张苞,只各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山中小民何以知此军事机密?)
懿悔之不及,仰天叹言:懿不如诸葛亮也!(真意何在?)遂安抚了诸处官民,引兵径还长安,朝见魏主。
睿言:今日复得陇西诸郡,皆懿之功也。
懿奏言:今蜀兵皆在汉中,未尽剿灭,懿乞大兵并力收川(“未尽剿灭”,可以换取更大的兵权,“西城一退”之精明也!),以报睿。
睿大喜,令懿即便兴兵,班内一人出奏言:其有一计,足可定蜀降吴。
未知献计者是谁,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