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谏言:渊性太刚,恐中奸计。
操乃作手书与之,使命持节到渊营,渊接入。
使者出书,渊拆视之。
书略: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若但任勇,则是一夫之敌耳。操今屯大军于南郑,欲观渊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鼓励、劝诫之言的典范,领导之才显露无疑!)
夏侯渊览毕大喜,打发使命回讫。
四、互有胜负
乃与张郃商议:来日渊出战,务要生擒黄忠。
张郃言:黄忠谋勇兼备,况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此间山路险峻,只宜坚守。
渊令郃只守山,渊去出战,遂下令问:谁敢出哨诱敌?
夏侯尚表示愿往,渊令尚去出哨,与黄忠交战,只宜输,不宜赢。
尚受令,引三千军离定军山大寨前行。
黄忠与法正引兵屯于定军山口,累次挑战,夏侯渊坚守不出;欲要进攻,又恐山路危险,只得据守。
山上曹兵下来搦战,黄忠恰待引军出迎,牙将陈式主动请战。
忠大喜,遂令陈式引军一千,出山口列阵。
夏侯尚兵至,遂与交锋,不数合,尚诈败而走。
式赶去,行到半路,被两山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
正欲回时,背后夏侯渊引兵突出,陈式不能抵当,被夏侯渊生擒回寨。
有败军逃得性命,回报黄忠,说陈式被擒。
忠慌与法正商议,正献计: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忠用正谋,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愿效死战。
黄忠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
渊闻之,欲出战。
张郃言: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将计就计,方不失看破对方计策之先机!),战则有失。
渊不从,令夏侯尚引数千兵出战,直到黄忠寨前。
忠上马提刀出迎,与夏侯尚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归寨,余皆败走,回报夏侯渊。
渊急使人到黄忠寨,言愿将陈式来换夏侯尚,忠约定来日阵前相换,次日,两军皆到山谷阔处,布成阵势。
黄忠带着夏侯尚,夏侯渊带着陈式,一声鼓响,陈式、夏侯尚各望本阵奔回。
夏侯尚比及到阵门时,被黄忠一箭,射中后心,尚带箭而回,渊大怒,骤马径取黄忠。
两将交马,战到二十余合,曹营内忽然鸣金收兵,渊慌拨马而回,被忠乘势杀了一阵。
渊回阵问押阵官:为何鸣金?
答:押阵官见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数处,恐是伏兵,故急招渊回。
渊信押阵官说,遂坚守不出。
五、文武配合 得大胜
黄忠逼到定军山下,法正言:定军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险道。此山上足可下视定军山之虚实。忠若取得此山,定军山只在掌中也。
忠仰见山头稍平,山上有些少人马,是夜二更,忠引军士鸣金击鼓,直杀上山顶。
此山有夏侯渊部将杜袭守把,止有数百余人,当时见黄忠大队拥上,只得弃山而走。
忠得了山顶,正与定军山相对。
法正言:忠可守在半山,正居山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待夏侯渊兵至,正举白旗为号,忠却按兵勿动;待渊倦怠无备,正却举起红旗,忠便下山击之:以逸待劳,必当取胜。
忠大喜,从正计。
杜袭引军逃回,见夏侯渊,说黄忠夺了对山。
渊大怒言:黄忠占了对山,不容渊不出战。
张郃谏言:此乃法正之谋也,不可出战,只宜坚守。
渊不听,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
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