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
关羽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
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关羽自回荆州。
肃即时使人申报孙权,权闻之大怒,商议起倾国之兵,来取荆州(倾囊而出,只为一事,赌也!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千手,千手怕失手,所谓十赌九骗,唯一不骗你的那次是为了钓你的鱼。)。
忽报:曹操又起三十万大军来也!
权大惊,且教鲁肃休惹荆州之兵,移兵向合淝、濡须,以拒曹操。
三、图操事泄
操将欲起程南征,参军傅干,字彦材,上书谏操。
书略:干闻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相济,而后王业成(人间正道,王道也!)。往者天下大乱,操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耳。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胜。干以为且宜增修文德,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今若举数十万之众,顿长江之滨,倘贼凭险深藏,使操士马不得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天威屈矣(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惟操详察焉。
曹操览之,遂罢南征,兴设学校,延礼文士。
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人,议欲尊曹操为魏王。
中书令荀攸言:操官至魏公,荣加九锡,位已极矣。今又进升王位,于理不可。
曹操闻之,怒言:此人欲效荀彧耶!
荀攸知之,忧愤成疾(医不自医,人不渡己!),卧病十数日而卒,亡年五十八岁。
操厚葬之,遂罢魏王事。
曹操带剑入宫,帝见曹操,战栗不已。
操问: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不尊朝廷,当如之何?
帝言:尽在操裁处。
操怒言:帝出此言,外人闻之,只道操欺君也。
帝言:操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
操闻言,怒目视帝,恨恨而出(恨铁不成钢乎?)。
左右或奏帝言:近闻操欲自立为王,不久必将篡位。
帝与伏后大哭,即召穆顺入屏后,退去左右近侍。
帝后大哭告顺言:帝欲令后父伏完密图操,而左右之人,俱操心腹,无可托者。欲
顺将皇后密书,寄与伏完。
顺即请行,后乃修书付顺,顺藏书于发中,潜出禁宫,径至伏完宅,将书呈上。
完见是伏后亲笔,乃谓穆顺言:除非江东孙权、西川刘备,二处起兵于外,操必自往。此时却求在朝忠义之臣,一同谋之,内外夹攻,庶可有济。
顺献计:皇丈可作书覆帝后,求密诏,暗遣人往吴、蜀二处,令约会起兵,讨贼救主。
伏完即取纸写书付顺,顺乃藏于头髻内,辞完回宫。
早有人报知曹操,操先于宫门等候。
穆顺回遇曹操,操喝左右,遍搜身上,并无夹带,放行。
风吹落顺帽(天意难测!),操又唤回,取帽视之,遍观无物,还帽令戴。
穆顺双手倒戴顺帽,操心疑,令左右搜顺头发中,搜出伏完书来。
操看时,书中言欲结连孙、刘为外应。
操大怒,执下穆顺于密室问之,顺不肯招。
操连夜点起甲兵三千,围住伏完私宅,老幼并皆拿下;搜出伏后亲笔之书,随将伏氏三族尽皆下狱。
平明,使御林将军郗虑持节入宫,先收皇后玺绶。
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虑至后宫,伏后方起。
虑便唤管玺绶人索取玉玺而出,伏后情知事发,便于殿后椒房内夹壁中藏躲。
尚书令华歆引五百甲兵入到后殿,歆教甲兵打开朱户,寻觅不见;料在壁中,便喝甲士破壁搜寻,歆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
后披发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