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不过一个国家的领导者,穿不起新衣服,多少有点做作,但也的确能表明他的初心。
崇祯元年也就是崇祯即位的第一年,北方大旱,当时崇祯估计整个人都懵了。话说人刚登基就来了这么一出,又是下“罪己诏”又是裁撤驿站给应付过去了。(驿站相当于现代的官方招待所,供官员出差使用,留宿餐食等等。也是军事情报,信差所更换马匹,补充物资的官方场所。)
驿站裁撤了,自然而然驿站的工作人员都被集体裁员了。这些被裁员的人里面就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闯王李自成。李自成就在驿站裁撤后的崇祯二年参加了起义。同时也为大明王朝敲响了倒计时的丧钟。
接下来崇祯三年,陕西大饥荒。崇祯六年,陕西大旱,蝗灾四起。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河南连续大旱,加上有蝗灾。崇祯十三年、十四年,南北大荒,死人无数。可以说从崇祯登基之后就没有过好日子。
崇祯十三年到十七年,每年更是有大瘟疫的爆发。而且每次爆发大灾,那些灾民都被李自成收入麾下转变为了起义军。
崇祯登基后不是在救灾就是救灾的路上,刚有歇息还要打起义军。最后好不容易局面稳定下来了,皇太极就入侵了。这也是悲惨倒霉崇祯的帝位之路。
就算在现代,几年的瘟疫都差点出大麻烦。更不要说明朝当时主要受灾受难的的确都是人口最为稠密的位置了。明朝可以说不是亡在人为上,而是老天爷让他亡。
这也导致现代有些人戏称“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这句戏言其实也是对于存在276年国运的直观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