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跑去东王村。
杨二柱很慌,但实际上,林安芝确实只是询问杨丰收为啥忽然跑去东王村。
(林安芝:动技能的话,确实很多事情她都能立刻知道,但这样的话,生活会变得很无趣。
最关键的是,看的越多越详细,费的能量点也越多哎……)
杨二柱着急忙慌地把手里铁锨塞给一旁的杨国安,接着一边胡乱拍打着手上石灰沫子,一边赶紧解释,“我本来是也想去小妹家看看我那侄孙的,但我爹说村里这两天活计多离不开人,说我腿脚慢耽误事,还嫌我老,说啥都不让我跟着……”
说到最后,杨二柱满脸委屈,双手捏着皱巴巴的衣角,一脸告状表情地瞅着林安芝。
林安芝回忆了一下杨丰收划着拐杖箭步如飞的模样,又看了看眼前不仅个头比自己亲爹低,外表看着也比自己亲爹沧桑许多的干巴小老头,一时之间竟也觉得杨丰收的嫌弃并没什么毛病。
略过小老头委屈求安慰的表情,林安芝转移话题,“你爹说什么时候回来没有?”
杨丰收就算平常看着再怎么硬朗精神,但说起来也是八十多了,就这么一个人揣着半筐鸡蛋跑到了别的村子,当长辈已经当习惯的林安芝还真有些放心不下。
“我爹应该是天没亮就走了,但昨个有跟我们说擦黑就回来……”
杨二柱对自己老爹单独一个人去小妹家串门倒是并没有太多担心。
“擦黑能赶回来?”
林安芝之前去过东王村施雨,感觉两个村子并不算太近,对此有些怀疑。
一旁的杨国安开口解释道,“现在山里都是新修的路,好走的很,还不累脚,老太爷向来心里有成算,他老人家说擦黑回来,就肯定能擦黑回来……”
看杨国安和杨二柱都对杨老太爷的外出表现的十分放心且习惯,林安芝原本的那点担忧也慢慢散去。
好吧,看来是她想多了。
不就一个拄着拐杖的八十多,快九十岁的老头外出几十公里去串门吗?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老爷子平常在村里捡个牛屎,去地里洒个肥啥的,身手也利索的很。
她狭隘了。
不能拿以后世那些刚六七十就在公交车上颤颤巍巍需要人让座的老年人跟这位老太爷比。
确切的说,当前年代这些干惯了繁重农活的老人们,只要肚里有食,身上就有劲,那身体素质都是个顶个的坚韧。
脚板子自然也都是铁打的。
两个车轮子都是稀罕物的年月,大家伙出门一趟,日行几十公里简直不要太正常。
别问为啥不套个驴车或者牛车。
驴和牛是农户人家的重要财产,可比人金贵多了。
没个十万火急的事情,谁都不会轻易使唤。
大队长杨国安每次去公社开会还都是腿着去呢。
说话间,林安芝又看了一眼此时的杨丰收。
脸不红气不喘的老爷子这会正对着一个驼背老太太教导着什么。
驼背小老太应该就是杨二柱口中的“小妹”
,杨丰收老爷子的老闺女。
画面中,老爷子精神头确实依旧很足,挥舞着拐杖的样子也比自己老闺女看着还硬朗,半点看不出来刚刚暴走了十几公里。
确定了老太爷的行踪,也确认了对方这种纯靠单人单腿的朴素串门方式并不是第一次操作后,林安芝彻底放下了心。
“嗯,那二柱国安你俩继续忙吧…”
朝杨二柱杨国安最后点了点头后,林安芝晃悠着水壶往家走去。
今日份散步任务完成。
春困秋乏,她还在长个,该回家补个觉了。
林安芝脚步轻快地转身离开,半点没注意到身后的杨国安和杨二柱猛然愣住的表情。
眼看林安芝越走越远,胳膊上的水壶也越晃越远,杨二柱和杨国安久久没有下一步工作,失落又茫然的眼神中是同款的无声呐喊。
小姑奶奶!
您老人家是不是忘记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