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句话,曾沅芳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带领一众船工登上了该群岛,并定居下来。
因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岛上能种植,海里能捕鱼,闲暇时还能享受一下海边旖旎的风光。还不用给朝廷纳税。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生活得非常滋润,简直成了世外桃源。
岛民十分团结,邻里和睦,人丁兴旺,人口一度达到数十万。
为感谢朝廷免税的浩荡皇恩,岛民们将群岛的名字由“万生石塘屿”改成了“安不纳岛”。
岛上出生的孩子,会在小时候得到一块木牌,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和一行字:“万生屿,安不纳”。
头领曾沅芳和其妻子也深受岛民尊敬,其妻子还被岛民们尊称为“曾母”,并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了群岛附近的几座岛屿,就是现在的‘曾母暗沙’了。
可惜俗话说,孩子没娘,好景不长,海外华族过的好不好,跟母国的强大与否有很大的关系。
曼青政府到了后期,连自己老家都看不好,更别说管这些海外之民了。
而大纳土纳岛又是这样的战略要地,先是来了荷兰人,接着来了小日子,然后又来了爪哇人。
几番折腾,把这里糟蹋的不成样子。大量的岛民不是死在战乱中,就是不得不迁回大陆。
到了民国的时候,政府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划定了南海疆域著名的"十一段线"。
这条线的最南端划在北纬4°,也就是大纳土纳岛的北边,这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大纳土纳岛和其周边群岛。
如果是现代人,肯定要为这一点使劲吐槽谩骂,说他们丢失疆土。
只是,咱们看事情都要带入当时的年代。
民国刚成立的时候,海军舰船30多艘,总吨位4万多吨,据说按吨位排名世界十六位。
其中最大的一艘,是清政府遗留下来的4300吨的海圻号巡洋舰,其他的都是千吨级的小船,都不太敢出远海。
这等实力,想要保护1800公里外的大纳土纳岛,那是天方夜谭。
但当时为了尽快获得国际承认,他们又必须立即划下疆界。
所以,大纳土纳岛在当时是不得不放弃的。不然,西方国家中,荷兰就要从中作梗。
而一旦一段疆域不被一个列强承认,整个疆域的合法性都会受到怀疑和觊觎,这要是扯皮起来,那将更加不划算。
而从国家战略上来说,纳土纳群岛或者大纳土纳岛都是龙国的天然疆土。
因为只有拥有了纳土纳,南海的千里海域才有了一个陆地支点,不然南海一带就很容易被周边国家侵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