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看,看他的身心世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
第一个、心神昏塞,转头即忘。你看有些人的心,暗钝,所以他坐下来就打瞌睡,然后佛号念念念念,结果心就是一片黑暗,就是他没有忆佛念佛的能力,他的心已经没办法忆念佛陀了。这种我们看过,就是他那个明了的心,他一旦念佛,这个心跟佛之间,他咬不住佛号。他中间有一道墙壁隔着,就是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本来是直接可以相应的,结果他中间有一道墙壁隔住,暗钝的黑暗相,这个就是你有业障了。你从业力经过辗转相续,对不起,已经形成业障,就是它开始障碍你修行了。
本来业力不敢障碍你,但是你累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变成业障。我们讲过业力本身不是障,但是你纵容它,你相续它,已经变成障了。那么这样子呢,就是说糟糕了,恶性循环,你已经没有造善的能力了,它直接破坏你的心识,本来我们一个人的心识又明了、又寂静是最好。你变成明了性没有了,你只要静下来,你在动态还好,一静下来你心识就是暗钝。就是唯识学讲,你没有勘能性,你没有造业功能了,这是第一个征兆。
第二个、无事而常生烦恼。他这个人今天也没有什么障碍,没有什么病痛,但是他就觉得躁动不安。因为有些人坐不住的,他这个业力已经开始形成障碍了。就是他那个心不寂静,莫名其妙的不寂静,也没有事情就躁动不安,烦躁扰动。
第一个是暗钝相,第二个是躁动相,这两个都是业障的初期,初期而已。那么你要忏悔,是这个时候就要赶快忏悔了,你发觉你每次打佛三,一坐下来,这个心识就一片黑暗现前,就是你坐了半天,人家坐得住,你坐不住。不是因为腿痛,是你觉得躁动不安,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不安,这也是业障之相。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就知道,我回去赶快要拜忏了,再不拜忏来不及了。那如果你没有拜,好,看第二个阶段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
我们一个人看到大功德人大修行人,应该要产生随喜赞叹,但是你看到大修行人,完全没有任何感觉,没有感到很羞愧,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个业障已经更严重了。
下一段、或闻正论而不乐。人家跟你讲佛法,讲正知正见的大光明的法义,你不但不欢喜,你还排斥,那么这个已经升为起颠倒了,颠倒邪见。你到了这个时候,大概就不会忏悔,你根本不想忏悔。所以为什么忏悔要早?因为到最后你就不想忏悔了,你对忏悔开始排斥。
所以这个业力很奇怪,就是说它形成业力的时候,你本来想忏悔的,你错过好时机以后,它会加速的让你堕落。就是你自己不想忏悔,你根本不想忏悔,所以为什么说,唉,你明明深信业果,怎么让你自己堕落呢?因为你错过了忏悔的美好时机。就是当你暗钝相、躁动相出现的时候,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征兆了,你没有好好把握这个时光,而堕入了邪见颠倒,最后变成恶因缘现前。
第五个、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帮助别人,别人不但不把你当一回事,还讨厌你、排斥你,就是你变成完全恶因缘现前。
第六个、或夜梦颠倒,妄言失志。你经常做一些很奇怪的乱七八糟的梦,白天起来的时候也是语无伦次,那你这个心识完全被破坏了,就说你这个心识完全被业障给catch(抓住),你的心识完全被业障给掌控住了。那这种要忏悔也很难忏悔了,你已经没有忏悔能力了。所以我们讲忏悔的最佳时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