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净土、有可能到了净土佛号势力还在,它继续带你往前走到成佛为止,佛号的力量才停下来。
你把佛号念出来,是用什么心态念出这句佛号?它的根在哪里,你就知道它的结果在哪里?佛法的缘起,很简单的一个判断方法,找到它的根,你就知道它的水果,迟早而已。你找不到它的根,就没办法判断佛号到底要去哪里?就不知道。它的原则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你掌握因,就知道结果,中间只是个过程。过程是各凭本事、善巧方便,你可以透过持戒、也可以透过持咒、念佛,都没关系,过程只有一句话,方便有多门。但因地只有一个,邪跟正而已。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佛陀在讲因地发心,没有商量余地。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在开显法门的时候,佛陀的心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你念佛也对,持咒也对,通通对。佛陀在讲过程的时候是广开方便,没有一个是错的。佛陀讲因地时候很明确,只有这样是对的,其它的都是错的。
我们学佛,有些东西要很严肃。比方说因地发心是不能有差错。为什么你在得戒体的时候,不能考虑任何的个人因素?你一定是圆满的,戒体没有九十九分的戒体,诸位,你要么有、要么就是没有,两种情况而已。戒体没有九十九分,持戒有九十九分的,过程可以商量。你成就戒体的因地没有商量余地,得戒体是理想化,持戒是现实面。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的心态要建立好;为什么念这个佛号?你要想清楚。我为了要成就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为开显这个功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你每一句佛号的势力不但带你到净土去,最后到了净土,人家很多佛号的势力都没了,你的佛号还在,它还不断地带你到成佛为止。你因地的时候,佛号的根和成佛的根是绑在一块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禅观与净土》,你必须把念佛跟真如两个结合在一起。离开真如的佛号有可能带你往生,但往生以后势力就没了,因地就是这样。你每一句佛号要跟真如相应,为什么要内顺真如、外顺弥陀?道理就在这里。让你的佛号一直陪伴你,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力陪伴你至成佛为止。
我希望在学习当中,诸位会学很多的道理,你最好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要“法法销归心性”。你上很多课都是养分,要把它往你的善根上去滋养,你把它统一起来,所学的东西都要增长你的大乘善根。你修行就是理观跟事修两块:教观教观、依教起观,它帮助你的观行;行门:拜忏、持戒、持咒就是属于事修,破障。你学那么多教理,一定要“法法销归心性”。它要对你的观照力、调伏力、引导力有帮助的,学教理才有用。要不然你学这个干什么?你又不是学习说给别人听的。
你每一堂课听下来,这堂课可能加强到我的调伏力,让出离心增长了,它告诉我无常、苦谛的思想;那一堂课让我增长慈悲心,引导我成佛;另外一堂课讲的空正见,让我的心更安住。你必须把所有课程的养分往三块大乘善根去会,这是大乘善根。净土的善根,忆佛念佛这块,我们先不谈。就是圣道门这一块,你所有的学习,最好是往这三块去会归。
就是你每天的善根都在增长,每听一堂课,你的调伏力、引导力、安住力都在增长;三年学下来不错,你知道怎么去“法法销归心性”?把它消化成你内心的心地法门。
这个时候,你每天念的佛号质量就不一样了;你三年前念的佛,跟读完佛学院三年后念的佛,品质不一样。同样是一个音声,质量不一样、产生的力道也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