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6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第6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4 / 1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最佳转场 从一条蛇开始吞噬进化 系统:你能别逼着我内卷了吗 如何在移民飞船上吃到菠萝包 殿下的暗卫野翻了 重生之阿三传奇 我在古代买凶宅 执旗于北 盘说 武逆长仙

地、同样的三地,他跟其他人最大的差别,他有普贤之德。普贤之德是所有菩萨道里面最珍贵的功德,所以《华严经》上说:“十方诸佛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所有的功德里面最重要就是普跟贤,普就是体性周遍,贤就是随缘成德。他能够在广大的我空法空的一念心性当中,随缘做各式各样的普门示现,就是普贤之德。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极乐世界对初学者,对初发心的,初到极乐世界的,有安乐道、解脱道的这种教育学习;对于想要到十方诸佛国土去广度众生的菩萨,它也提供了很大的加持力,成就普贤之德。

    我想,我们在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可以有一个模式,会比较贴近我们凡夫的思考。我们看《阿弥陀经》也好,《无量寿经》也好,其实极乐世界的功德,安乐、解脱、菩提道三个都具足,这个是很难得。你要在娑婆世界,你要次第修学,你一定是增上生。什么叫增上生呢?就是净罪集资,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今生修一些福报,做义工,忏悔业障,干什么呢?希望你来生进步一点点,只是保住人身,善得人身、听闻佛法。所以你看,在整个难行道里面,他一辈子能够做的事非常有限,他来生的目的只是什么?保住人身、听闻佛法,这个概念而已。但是我们看极乐世界,你到了极乐世界,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一次解决。

    那么,这三种道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呢?我们可以参考释迦牟尼佛对极乐世界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你读《阿弥陀经》也好,读《无量寿经》也好,乃至于读《观经》也罢,释迦牟尼佛是有意无意地强调安乐的功德,这个比例占得非常高。因为“追求安乐此心同”,追求快乐是我们凡夫的本性,它最容易打动我们,让我们往生。所以,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可以怎么样?以安乐来当作我们思惟极乐世界功德想的基础。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想:

    反正我们现在有善业,我们也有拜忏、持戒、修福、念佛,现在这个善业,你把它投到娑婆世界后果是什么?这个快乐,你要么就是不敢享受——你够聪明就不敢享受,你会都摄六根;你一享受,那来生的三恶道就等着你。娑婆世界就是这样,你还能怎么样?你把善业力投到娑婆世界,就是有漏的快乐,这第一个。第二个,你把这个善业转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快乐有三种特色:

    第一,坚固跟非坚固的差别。娑婆世界的快乐要受无常的破坏。极乐世界的快乐没有这种无常破坏的问题,它没有这个问题,它坚固。

    第二,过失非过失的问题。你把这个善业投到娑婆世界,很容易产生过失,快乐享完的时候你就知道怕了。极乐世界的快乐没有过失,你不会因为早上的快乐而后要付出代价,你不需要,因为它的快乐本来就没有过失。

    第三最重要,增上非增上的问题。娑婆世界,你一旦快乐,你一定会退步,你一定退步的。你修行一定退步,没有例外,因为真妄不两立,圣道跟放逸从来不可能放在一起的,从来不可能。你没有那个本事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你可没那个本事啊。你走过的地方一定留下痕迹的,一定有执着的,一定留下妄想的执着。你享受一段快乐,你后面有很多问题要处理:你要忏悔业障,你要消除你在快乐里面生起的颠倒想。你后遗症一大堆,你不可能增上的。

    所以诸位,我们不就是享受快乐吗?就好像说,我们今天吃蜂蜜,我们干嘛要吃刀上的蜂蜜?我们可以吃杯子里面的蜂蜜。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用一种无过失的快乐、一种坚固的快乐、一种跟圣道增上的快乐来带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幽冥税 灵药在手,天下我有 天下无敌! 故友托妻,师妹们羡慕疯了 无限刷魔三十年,世人敬我如敬神! 绿茶她又美又茶,高岭之花他超爱 拒绝系统的各种死法后,我无敌了 武侠诸天从陆小凤开始的加钱剑客 考古系学生召唤神龙 攻略无情道剑修后,我死遁失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