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阳指了指她,深深地看了一眼,那眼神里包含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随后转身走进隔壁洽谈室,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
他知道,再多说一句都会笑场。
十八岁的诸葛雨,还是太嫩了点。这个认知让他既无奈又好笑。
洽谈室内,林阳风一脸困惑:“咱搞笔记本这一块?”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确定。
他是应老校长之邀而来,说是要商讨沪江创新的发展方向。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感。
可为什么非要来京都?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见到单赵阳时他才恍然大悟。TCL意味着投资,这是业内共识。这个认知让他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但听完季阳的计划后,他还是震惊了。那种震惊不仅仅来自于计划本身,更来自于这个年轻人展现出来的魄力。
不过这些交易架构、对价方式,都是大股东沪江大学、远景集团和山海明珠集团的事。这些复杂的商业运作,让他有些头疼。
林阳风望着眼前的年轻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办公桌面。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射进来,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投下一道道光影。
老校长说要和季阳搭班子的事情,他其实并不在意。这些年来,他早已习惯了各种人事变动。远景集团和沪江大学是否会联合提名季阳担任沪江兴泰致远的董事长,这事不是他说了算。
他只关心业务层面的事情。
但此刻,听到季阳提出要让沪江兴泰致远做笔记本电脑,林阳风却愣住了。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你说什么?”林阳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诧异。
“大学生专用笔记本电脑。”季阳坐在对面的真皮沙发上,神色从容地重复了一遍,目光平静地与林阳风对视。
林阳风皱起眉头,目光在季阳脸上来回扫视。年轻人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看不出丝毫玩笑的意思。
办公室里一时陷入沉默。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窗外不时传来学生们的谈笑声。
说实话,对于重返数创领域,林阳风内心是极其赞同的。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那份陈旧的项目企划书,那是当年沪江兴泰致远最初涉足软件行业时的文件。
毕竟沪江兴泰致远最初就是靠软件起家,依托学校计算机系的优势,曾经发展得相当不错。那时候的办公室里总是充满朝气,年轻的程序员们挤在一起讨论代码,连走廊里都能听到键盘敲击的声音。
只是后来...
林阳风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墙上那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沪江兴泰致远与日出国软件公司签约时的场景。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所有人都以为这会是一个转折点。
“那时候我们太急于求成了。”林阳风轻声说道,更像是在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