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诸明远放下茶杯,眼神渐渐变得凝重。作为在电子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他太清楚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量产后,成本不到五十元。”季阳的声音依旧平静,“零售价定在299元,完全可以打开市场。”
“荒唐!”诸明毅猛地站起来,“这不是在生产工业垃圾吗?现在谁还会买这种低端货?”
堂屋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老槐树的影子在地板上轻轻摇晃,像是在无声地见证这场争论。
季阳嘴角微扬:“大伯,您去过农村集市吗?”
这个问题让四兄弟同时一怔。
“您们可能不知道,”季阳继续说,“在农村集市上,最受欢迎的不是那些高端手机,而是二三百块的山寨机。为什么?因为农民工需要和家里保持联系,老人需要和子女通话,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便宜又实用的通讯工具。”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这是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走访了周边十个县的调查数据。农村市场的潜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诸明远接过报告,仔细翻看起来。作为诸氏电子的掌舵人,他对数据极其敏感。报告中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一个被忽视的庞大市场。
“小阳,”褚明天河突然问道,“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季阳没有否认:“二叔,我确实想好了。但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真的看到了机会。”
他走到窗边,望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群:“科技,不应该只服务于少数人。我们可以在每个县城建立销售网点,通过农村集市渠道直接触达用户。价格亲民,功能实用,这才是真正的普惠科技。”
诸家四兄弟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
“小阳,”诸明华拿起桌上的设计图纸,指着其中一处细节,“这玩意儿到底啥意思啊?这功能在国内应该用不上吧?”
季阳接过诸葛雨递来的水,给几位长辈续上。他端起自己的杯子抿了一口,笑道:“这手机不是给国内市场准备的。”
“哦?”诸明毅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那是给哪里的?”
“非洲。”
“非洲?”几个人异口同声,脸上写满了惊讶。
季阳悠然解释道:“非洲的通信运营商和咱们不一样。他们一个运营商可能就覆盖几个城市,想要保持通讯,必须办好几张电话卡。”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诸明远放下手中的茶杯,眼中闪过好奇的光芒。
“高二那年在英语角遇到个泥日利亚留学生,”季阳回忆道,“他把手机通讯录神秘兮兮地亮给我看,每个联系人下面都有三四个号码。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能做一款支持多卡的手机...”
诸明毅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所以你发现了个新市场?”
“算是吧,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季阳摆弄着桌上的手机配件,语气变得严肃,“非洲现在局势不稳定,战乱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