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晚……晚姐,”公关总监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已经联系了,但是……来不及了。”
“这篇文章的转发和阅读量太大了,已经形成了病毒式传播。现在强行删帖,只会引起反弹,让大家觉得我们是心虚,在掩盖真相。”
林晚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她知道,总监说的是对的。
这个故事太“完美”了,完美到已经深入人心。
辟谣,就是与大众的情感为敌。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小城里。
江妈妈戴着一副老花镜,正襟危坐地盯着邻居小莉的手机屏幕。
在小莉手把手的帮助下,她正逐字逐句地,阅读着那篇刷爆全网的“爆料长文”。
她读得很慢,很认真。
小莉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解说着:“阿姨您看,这篇文章说江辞哥好可怜的,大家都心疼死他了!”
江妈妈没有说话。
她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困惑,慢慢变得荒谬。
父母离异?
她扭头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丈夫当年获得的“优秀劳模”奖状。
寄人篱下?
她想起儿子小时候胖乎乎的样子,每天换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生怕他瘦了。
为了梦想与家庭决裂?
她明明记得,是她亲自送儿子去的火车站,还给他塞了厚厚一沓生活费,叮嘱他千万别委屈自己。
江妈妈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这写的是谁啊?
确定是她那个从小活泼开朗,有点调皮,还有点沙雕的儿子?
可是,当她继续往下读,读到那些虚构出来的,具体又真实的苦难细节时,她脸上的荒谬感,渐渐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没来由的心疼。
理智告诉她,这都是假的。
可母性的本能,却让她不受控制地,将那些痛苦的画面,投射到了自己儿子的身上。
她仿佛看到了,儿子在冰冷的地下室里,冻得瑟瑟发抖。
看到了,儿子为了一个盒饭,在寒风里站了八个小时。
看到了被那个素未谋面的“初恋女友”抛弃后,一个人坐在雨里。
这些画面,像一把把钝刀,在她心上慢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