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此言一出,一众官员又活络了起来。
虽说目前想要得到礼部尚书的位子看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若能掌握后军……也是很好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兵部和典军府都是王弋死死握在手里的机构,他们没能将自己人安插进去。
就在官员心中盘算着小九九时,荀攸难得起身表了自己的想法:“殿下,臣有话说。”
“公达请讲。”
“殿下,臣一路追随殿下至今,亲眼目睹了殿下从幽州贫瘠之地如何完全掌控五州之地。
殿下以兵兴、以民盛。
带甲十万,征伐必有规矩;
贤良无数,裁决并不独断;
国库丰盈,行事必遵礼法。
臣以为,一国之君若不知兵,则穷兵黩武不远,败亡可见;若不知贤,则只闻奸佞谗言,惑乱朝纲;若不知财富得来不易,则必会横征暴敛,百姓揭竿而起。
殿下以军伍始,臣以为各位公子亦要知兵事。
太史将军既然在军营,何不将诸位公子送入军营之中学习?
后军正在休整,短时间内不会出击,岂不是正正好好吗?”
荀攸说完便退了回去,没展示太多的存在感。
王弋心中却在感叹:瞧瞧,这就是有水平的人说出来的话,菜市场的人再能吵,还不是要服从监管局的政策?
荀攸的话有理有据,根本无法辩驳,他也就借坡下驴道:“公达此言甚善,过几日孤便让袁美人带着孩儿们去辽队生活些时日,让他们好好学学行军打仗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百姓民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此言一出,一个人立即吸引了官员们的注意力。
袁美人!
按理来说王弋安排谁带孩子回辽队是自己的事,用不着他们操心,他们只要操心自己插手后宫失败了就行。
可问题是带队的应该是甄姜这个王后才对,一时间他们有些不太确定王弋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到底是想要甄姜陪在自己身边呢?
还是有了废后的打算!
政治斗争中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揣摩,每一方势力都值得投资。
说实话,很多官员对甄姜这个王后早就不爽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甄姜太有钱了,王宫外面又没有多少外戚势力,财富让很多人都心动不已。
第二则是甄姜的出身过于低微,中山甄氏在汉末就是个白手套,没几个世家能看得起他们。
如今攀上了王弋这根高枝,想要和甄氏扯上关系又十分困难,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王后人选。
若甄姜只是个因为美貌而进宫的美人、才人什么的也无所谓,唯独不能是个王后。
眼下确实是一个机会,论身世的话甄姜给袁薇提鞋都不配,不能让他们不动心。
可眼下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他们面前,没人知道王弋真正的想法,他们担心这是王弋做的一个局,毕竟王弋宠爱甄姜是出了名的。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真就有人展开了试探。
“殿下,臣有些不当之话想讲,望殿下恕罪。
臣以为若诸位公子回殿下封地,应该随行于王后殿下才对,这样既遵循礼法,显得正式一些,也能让封地百姓感受到殿下重视之意……”
王弋听完面无表情,心中却长舒了一口气。
是的,这段话确实是他刻意设计的,为的就是引起官员们的联想,从而打消几个孩子离开王宫的影响力。
见到有人果不其然上当了,王弋准备再下一剂猛药:“哼,整日看账本的时间比看孤的时间都要多,让她看去吧。”
“呃……”
提建议的人被呛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凭白受了王弋好大的怨念。
不过虽然承受了王弋的怨念,却让很多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他们察觉到了一些飞黄腾达的机会……
“算了,不提此事了,哼。”
王弋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强忍着怒火无处泄,冷声问道,“诸位贤良,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