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四百多团玄水,这些玄水承载的水灵之力,就是‘水源不断’的上限。
第三重目的,就是提高斗法的实力,作为出身于大天地的修士,玉阙仙尊实力构建的核心之一,便是神通。
而神通,大部分是要依托于窍穴而产生的,所以只有筑基后期、窍穴开的比较多的修士们,才能有基础成为资深筑基。
当玉阙仙尊的窍穴中,装的是妙法玄水后,玉阙仙尊的水法神通,会和他所掌握的‘妙法玄水水道’共振,实现威力的增强、妙用的增强。
第四重目的,是为了重回紫府后,修行的轻松和简单。
玉阙仙尊早就不是当初修溯脉癸水气,修的痛不欲生,还以为自己修到了‘真法门’的沙比了。
修行法门的强大与否,和修行要付出的代价,从来没有绝对的关系。
反而是那些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换取修为提高、实力提高的法门,往往是最垃圾的,效率,是仙尊层次修行永远绕不开核心问题之一。
同样的时间,比如说一年吧,若一个效率高的仙尊,可以修行出一百点修为,另一个效率相对更低的仙尊,只能修行出九十点修为。
则一万年后,双方的绝对实力差距,就会大到离谱。
故而,玉阙仙尊有必要在自创的法门上,充分兼顾效率。
而作为后天水法大道的妙法玄水水道,可以转化不同层次的玄水,从一转到九转。
一转的玄水就是普通的灵水,九转的就是彻彻底底的仙露了,其中容纳的水灵高低,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一来,玉阙仙尊借‘道体小周天玄水紫府法’实现的道体内‘水源不断’,就能有不断地成长。
继续开窍穴,横向的提高容纳玄水的数量是成长,提高玄水的转化层次,纵向拉升窍穴内容纳的水灵上限也是成长。
主打一波横竖都是赢。
玉阙仙尊就不信了,自己这么修,就算追不上大天地的老登们,起码也是个金丹仙尊平均水平吧?
第五重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修行水法的神通。
以法宝载道紫府法,借妙法玄水道的掌握,以玄水和窍穴结合,构建自身的紫府基础。
这套体系如果能跑起来,玉阙仙尊可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窍穴,从而适配不同的神通,甚至创立自己的神通。
浑身的四百多个窍穴,恰似一件顶级法宝或灵宝上的‘禁制阵基’,排列组合一下,就是无限的可能性。
某些神通,玉阙仙尊正常用,可能极限也就是施展出其原本的强度。
但靠不断地调整窍穴,玉阙仙尊就能借多个窍穴共同承载神通的一处激发节点,通过增加引擎或更换排列方式的手段,突破神通威力的理论上限,实现青出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