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心急如焚,却不能下令节省弹药——面对鬼子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火力一弱,阵地瞬间就可能被冲垮。
“小吴!”
古之月对着通讯兵吼道,
“立刻呼叫师部!
请求空中支援!
再问问,主力到底什么时候能到?!
我们这里快顶不住了!”
小吴飞快地操作着电台,滴滴答答的声音此刻显得如此焦灼。
很快,他抬起头,脸色发白:
“连长!空中支援最快也要40分钟后才能到达!
师部说,新维城内还有小股鬼子依托工事顽抗,主力正在清剿,预计……预计至少还要两个小时才能打通道路向我们靠拢!”
两个小时?!
古之月的心凉了半截。
看着山下正在重新集结、黑压压一片的鬼子溃兵,他知道,别说两个小时,下一波进攻能不能顶住都是问题。
“操!”
他罕见地骂了句粗口,猛地端起春田步枪,
“告诉弟兄们!没有援军!
没有炮弹!就靠咱们自己了!
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折了用牙咬!
绝不能放一个鬼子过去!”
鬼子的第二波进攻很快开始,更加凶猛!
军官挥舞着军刀,驱赶着士兵如同驱赶牲口。
轻重机枪疯狂扫射,压制着侦察连的火力。
古之月不再固定在一个位置,他像幽灵一样在阵地上穿梭,春田步枪每一次响起,都必然有一个日军的机枪手或掷弹筒手毙命。
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最大限度地发挥着狙击手的威慑力。
另一边,陈天方指挥的三排,新兵居多。
第一次面对如此疯狂攻势,不少新兵紧张过度,扣着扳机就不松手,子弹泼水般打出去,效果却有限,弹药浪费严重。
“稳住!点射!瞄准了打!
别他妈瞎浪费子弹!”
陈天方急得陕西话都吼破了音,甚至抢过一个新兵的步枪示范,
“看见没?
三发!
砰!砰!砰!节约子弹!”
在老兵的呵斥和示范下,新兵们渐渐从恐慌中冷静下来,开始学着控制节奏,射击精度有所提高。
鬼子的第二次进攻,在付出更大代价后,再次被击退。
阵地前,鬼子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
但活着的鬼子数量依然庞大。
徐天亮清点完弹药,声音干涩:
“老古……迫击炮只剩3发炮弹了,全连的冲锋枪平均不到一个弹匣,步枪子弹每人不到十发,轻机枪只剩两个弹匣……
下一次……下一次鬼子再上来,真的只能肉搏了……”
绝望的气氛开始在所有人心头蔓延。
士兵们默默地将刺刀卡上枪口,检查着工兵铲、匕首,甚至捡起鬼子丢弃的三八式步枪和军刀。
小周抚摸着中正式步枪上明晃晃的刺刀,四川话带着颤音:
“龟儿子……看来今天要交代到这喽……”
炊事员老周和通讯兵小吴也默默拿起了放在一旁的1卡宾枪,拉开了枪栓。
老周喃喃道:
“格老子的,炒菜勺子换枪杆子,也好,临死也拉个垫背的……”
鬼子的第三次进攻,果然如期而至。
这一次,他们的火力准备明显减弱——他们的弹药也不多了。
但人数优势依旧巨大!
侦察连的还击火力变得稀疏起来。
重机枪哑火了,迫击炮在打光最后三发炮弹后也沉默了。
步枪和冲锋枪只能进行短点射甚至单发射击。
鬼子显然察觉到了守军火力的急剧衰弱,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
“板载!”
的嚎叫声响彻山谷,溃兵们端着刺刀,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
“上刺刀!准备手榴弹!最后一下了!
弟兄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