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够咱弟兄们打两仗的!\"
他晃了晃罐头,
金属碰撞声在寂静里格外清脆,
\"再说了,
缅狗用的是李恩菲尔德步枪,
子弹跟咱的手里的家伙通用,
打赢了不愁没弹药!\"
少女突然从竹楼里跑出来,
怀里抱着堆藤编的护身符,
挨个塞给弟兄们。
她指着护身符上的克钦族图腾,
又指向东方,
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
\"山...那边,
有...粮,
有...药。\"
古之月接过护身符,
藤蔓的清香混着硝烟味,
突然觉得这小小的图腾,
像根无形的绳子,
把克钦族百姓和远征军紧紧捆在了一起。
\"天亮,你带一排守东北竹楼,
用竹刺做陷阱。\"
古之月开始布置战术,
手指划过灰烬里的地形图,
\"三炮,你带二班在西头谷仓设伏,
把缅狗往火塘这边赶。
老周,你带炊事班把煤油泼在东南竹林,
等老子信号就点火。\"
他转向孙二狗,
\"你的前卫班跟我守中央木柱,
咱们给缅狗摆个'火塘宴'。\"
徐天亮突然指着少女笑骂:
\"妹子,等打完这仗,
你给咱当向导咋样?
带咱们找山那边的粮食。\"
少女听不懂金陵话,
却看懂了他的手势,
用力点点头,
眼里闪过一丝微光——
那是复仇的火光,
也是重生的希望。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侦察连开始布置阵地。
古之月蹲在王大个子的临时坟前,
摸了摸插在坟头的步枪,
枪托上还刻着这位东北汉子的名字。
夜风卷起坟前的纸灰,
飘向寨子外的竹林,
那里藏着他们最后的退路——
条只有克钦族猎人知道的密道。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竹楼尖顶时,
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少女突然揪住古之月的衣袖,
手指颤抖着指向北方——
那里的晨雾中,
隐约可见飘动的膏药旗,
以及英军制服特有的红色肩章。
缅人部队来了,
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
带着鬼子的命令,
走进了中国远征军为他们准备的死亡陷阱。
古之月握紧了手中的勃朗宁1911,
枪柄上的防滑纹硌得掌心发疼。
他望向身边的弟兄们,
徐天亮正在给赵大虎调整狙击镜,
老周往竹筒里灌煤油,
孙二狗在检查陷阱的绊索。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
却又透着股狠劲——
那是被逼到绝境的狼,
准备露出獠牙的狠劲。
少女突然跪在火塘边,
对着东方的太阳双手合十。
古之月知道,她在为死去的族人祈祷,
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祈福。
他摸了摸胸前的指南针,
玻璃表面映着渐渐亮起的天空,
突然觉得这一仗,
不仅是为了寨子的血海深仇,
更是为了在这片雨林里,
为中国军队挣回一口气,
为沿途的百姓撑起一片天。
缅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夹杂着用缅语的咒骂和枪托撞击竹器的声响。
古之月看见第一缕阳光照在寨子门口的尸体上,
那些克钦族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