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在怀里,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干妈还笑着说,咱家这孩子啊,将来肯定是个有大福报的人哟!
之月呀,你在军营里辛苦了。
不过,孩子的小名我们还没有想好呢,所以我特别想听一听你的想法。你觉得给咱宝贝取个什么样的小名才最合适呢?
真希望你能够早日归来,亲眼看看咱们可爱的孩子。
爱你的觅诗。”
古之月读完信,眼眶微湿。他轻轻抚摸着信纸,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妻子的笑容和孩子的模样。
“古之月,发什么呆呢?”徐天亮那爽朗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犹如一道惊雷划破了古之月沉浸的思绪世界。
古之月微微一怔,随即迅速将手中紧握着的信件收入怀中,脸上扬起一抹微笑,回应道:
“没什么,就是家里来信了而已。”
徐天亮见状,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凑到古之月身旁,眼睛滴溜溜一转,迫不及待地问道:
“哟呵,是不是嫂子给你带来啥好消息啦?难不成是嫂子生了?”
古之月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是啊,是个男孩,名字叫做古乐凌。”
“哇塞!恭喜恭喜啊!”徐天亮一听,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毫不吝啬地用力拍了拍古之月的肩膀,满脸羡慕地说道,
“这下子你可算是正式升级当爹啦!以后可得好好照顾嫂子和小家伙哦!”
这时,刘启文也闻声走了过来,他那张向来严肃的脸庞此刻也绽放出了笑容,调侃道:
“古兄弟,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按照咱们这儿的规矩,你怎么着也得请大伙儿吃顿好的吧!”
古之月闻言,无奈地耸了耸肩,摊开双手苦笑着说:
“哎呀,你们这群家伙简直就是一群饿狼啊!
上次我带回来的那些盐水鸭和糕点,眨眼间就被你们一扫而空了,现在居然还想让我请客?”
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整个宿舍里洋溢着欢快、热闹的氛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着古之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仿佛要冲破屋顶一般。
然而,当夜幕完全降临,万籁俱寂之时,躺在床铺上的古之月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妻子寄来的那封信,每一个字都如同跳跃的音符般在心头奏响;
同时,孩子那可爱的面容以及刚刚得知的名字——古乐凌,
也一遍遍地在眼前闪现。想到这些,一股暖流涌上心间,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与期待。
“小名叫什么好呢?”古之月轻声呢喃着,仿佛在询问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这个问题在他的心头萦绕不去,令他忍不住反复思索……
他静静地站着,思绪渐渐飘远,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桃源村。
屋前有一棵古老的枣树,每到秋天,树上便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宛如一盏盏小巧玲珑的红灯笼。
他还记得小时候,总是迫不及待地和二哥一起爬上树去摘那些甜美的果实,然后满心欢喜地跑回家交给母亲,然后母亲总是等到人到齐了才拿出来与兄弟姐妹们分享。
母亲会用这些新鲜的大枣做出美味可口的枣糕,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他的心间。
除了枣树和枣糕,还有父亲蹲在家门口抽旱烟时的模样。
父亲粗糙的大手握着烟杆,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脸上刻着岁月留下的深深皱纹。
那一幕幕场景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和亲切。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对呀!就叫‘枣儿’吧,这个名字既接地气,又充满了家乡的味道。”
想到这里,他不禁轻轻地笑了起来,笑容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孩子长大以后,在老家屋前的枣树下快乐地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