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三...三儿?真的是你吗?这么多年,你到底去哪儿了?”
古之月也哭着扑到母亲怀里,哽咽道:“娘,是我,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父亲也忍不住抹了抹眼泪,颤抖着双手,拍着古之月的肩膀:
“三儿,你可算是回来了,这些年,我们天天盼着你,夜夜想着你……”
古之月哭着安慰道:“爹,娘,我没事,我好好的,这些年在外面吃了不少苦,但我一直惦记着家里,惦记着你们……”
母亲哭得更厉害了,断断续续地说:
“孩子,我们都以为你不在人世了,这些年,每到过年,我们都会给你留一副碗筷,盼着你能回来……”
古之月也哭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抱着母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擦了擦眼泪,指着身后的凌觅诗说:
“爹,娘,这是我媳妇,凌觅诗,是我在外面认识的,她对我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回来了。”
凌觅诗面带微笑,步伐轻盈地走上前去,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柔声说道:
“爸爸、妈妈,我就是凌觅诗!
此次能够平平安安地归来,真的要多感谢之月一路上对我的悉心照料呢。
今日有幸与您们相见,我感到由衷的开心和喜悦。”
站在一旁的古之月的父母,目光慈爱地凝视着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女孩,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欣慰而又温暖的笑容。
只见母亲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拉住凌觅诗那略显冰凉的小手,关切地说道:
“好孩子啊,赶紧进屋吧,这外头天寒地冻的,可别给冻坏喽。”
于是乎,一家人纷纷走进屋内,而后紧紧地围绕着火炉坐成一圈。
这时大哥古之仁的媳妇,古之月的大嫂正默默给大家都倒上了凌觅诗带来的雨花茶。
此刻,古之月静静地注视着父母那熟悉且亲切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情。
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缓缓张开嘴巴说道:
“爹、娘,这些年来,孩儿在外闯荡可是历经了不少风风雨雨呐。
今天,我想把这期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讲给您们听一听。”
听到儿子这番话,父亲微微颔首,表示同意让他继续往下说。
古之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过往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汇聚于胸腔之中,紧接着便开始娓娓道来自己那段难忘的经历:
“记得那一年,咱们家不幸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水灾。
眼看着家中生计难以维持,走投无路之下,我只好随着那些逃亡的人群一路奔波,最终来到了繁华喧嚣的大上海……”
在上海,日子过得特别艰难,我干过苦力,睡过街头,吃了不少苦。
后来,我跟着一个烤烧饼铺的许师傅学做苏式糕点,学了好一阵子,手艺也还不错。
可是,有一次我不小心犯了错,出去卖烧饼睡着了,烧饼都被偷完了,担心师母责罚,就只能又逃了出来。”
母亲心疼地看着他,轻声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我一路逃到了首都,幸亏遇到了汪老夫妇,他们在下关码头开客栈,心地特别好,收留了我,还把我当亲儿子养。他们看我识字,就送我去上学。
在学校,我认识了觅诗,我们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毕业后,养父母走了关系,让我当了税警,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忙,一直没机会回来看看……”古之月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父亲叹了口气,说道:“孩子,你在外受苦了,可你一直惦记着家里,这就够了。
这些年,家里也挺不容易的,你大哥在镇上开了个剃头铺,日子还算过得去。
你二哥在运河上放生码头干活,三弟跟着你大哥学剃头的手艺,也能帮上点忙。
你走后的第二年上半年你大姐嫁给了城里开杂货铺的董家,下半年二姐嫁给了城北运河驶船的马家,她们的日子也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