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染出来的布是浅蓝色,像天上的云;第二次染出来的是深蓝色,像盘江里的水;第三次染出来的是藏蓝色,像夜里的星空。”
我看着屋檐下的白布慢慢变成浅蓝色,心里特别激动。“阿婆,我能试试吗?” 我问。阿婆点点头,把一块白布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把白布放进木缸里,生怕把靛蓝浆洒出来。布在水里泡了一会儿,我捞出来一看,果然变成了浅蓝色,像一块刚从天上摘下来的云。
“染布的时候,要用心,布才能听话。” 阿婆摸着浅蓝色的布,“我们布依族的蜡染,不只是一块布,里面藏着我们的故事。你看这块布上的蝴蝶纹,是我们布依族的图腾,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布依族姑娘,为了救村里的人,变成了一只蝴蝶,飞到山里采草药,后来姑娘再也没有回来,村里的人就把蝴蝶画在布上,纪念她。”
我看着布上的蝴蝶纹,忽然觉得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花纹,而是一个有生命的故事。“阿婆,除了蝴蝶纹,还有别的花纹吗?” 我问。阿婆指着屋里挂着的蜡染布,“你看那块布上的铜鼓纹,是纪念我们布依族的老祖宗;那块布上的稻穗纹,是感谢老天爷给我们粮食;还有那块布上的鱼纹,是感谢盘江给我们鱼吃。每一个花纹,都有一个故事,都是我们布依族的根。”
第三天,布染好了,是藏蓝色的,像夜里的星空。阿婆拿出蜡刀,在布上画了一只蝴蝶,然后让我跟着画。我拿着蜡刀,手有点抖,阿婆握着我的手,慢慢移动。“手腕要稳,力气要匀,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好看。” 阿婆的手很暖,握着我的手,像是在传递一种力量。
不一会儿,一只蝴蝶就画好了,虽然没有阿婆画的好看,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你第一次画的蜡染布,你要好好收着,它会给你带来好运气。” 阿婆把布递给我。我接过布,感觉它沉甸甸的,像是藏着千年的故事。
晚上,我把染好的蜡染布铺在桌子上,看着上面的蝴蝶纹,忽然想起了阿婆说的话。蜡染不只是一块布,它是布依族的历史,是布依族的文化,是布依族的根。每一块蜡染布,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把老辈人的故事藏在里面,传给下一代,再传给下下一代。
老周又打电话催我了,说会场明天就要开始了。“我明天就回去。” 我跟老周说。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的月亮,月亮很圆,照在屋檐下的蜡染布上,布上的蝴蝶纹像是活了过来,在月光下轻轻飘动。
第二天早上,我要走了。阿婆、阿妈和姑娘送我到村寨门口。阿婆给我塞了一块蜡染布,“这块布是我染的,上面画着蝶花纹和稻穗纹,祝你以后的日子,像稻穗一样饱满,像蝴蝶一样快乐。” 阿妈给我塞了一瓶米酒,“路上喝,暖暖身子。” 姑娘给我塞了一个布偶,是用蜡染布做的蝴蝶,“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看它。”
我抱着蜡染布、米酒和布偶,眼泪差点掉下来。“我会回来的,查白歌节的时候,我一定回来。” 我跟她们说。姑娘点点头,“我们等你,到时候给你唱最好听的歌,跳最好看的舞。”
车开了,我回头看,者兔村的吊脚楼越来越远,屋檐下的蜡染布还在飘,像是在跟我挥手。我摸着手里的蜡染布,感觉它还带着阿婆的温度,带着盘江的水汽,带着布依族的故事。
我知道,这次文山之行,我不仅带回了一块蜡染布,更带回了一颗 “布依飘” 的心。它会像靛蓝草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开出一朵蓝色的花。
从砚山参加完会场,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者兔村的查白歌节。老周要回成都了,问我要不要一起走,我摇摇头,“我要去者兔村,参加查白歌节。” 老周笑着说:“你这是彻底被‘布依飘’勾住了,去吧去吧,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给我看看。”
我买了些水果和糖果,再次来到者兔村。还没到村寨门口,我就听见了热闹的歌声和鼓声,像是从山里飘出来的,震得空气都在发抖。“你回来啦!” 姑娘从村寨里跑出来,她今天穿得特别漂亮,蓝布百褶裙上绣着一圈